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29) 中国古代陶瓷馆 清嘉庆 道光 同治 光绪 宣统

清朝统治,至十八世纪末叶明显开始走下坡路。嘉庆、道光以后国势衰微,景德镇制瓷业也随之逐渐走下坡路,其生产规模也大大下降,产品品质亦不如从前。咸丰末年,景德镇官窑厂被损毁,陶瓷业被破坏无余,清代瓷业之败落,莫过于此。

同治瓷器以承袭前朝为主,“同光中兴"以后,社会局面有所稳定,陶瓷业也随之复兴,虽不及康乾旧貌,相对而言,在晚清时期也算是比较繁荣的时期了。 宣统是清代最后一朝,光绪末年至宣统时期,景德镇按西方体制设立了陶瓷公司并设立分厂,研究新法,技术上有所提高,品质样式方面都有改良,但终因时局混乱,经费不足,支撑不了而归失败。所以这一时期所留下的产品数量不多,至今而为稀品。

 

嘉庆年间

      嘉庆一朝的瓷器,正处于从乾隆制瓷高峰逐渐走向衰微的时期。早期延续乾隆时期风格,有些粉彩瓷器上甚至仍书写乾隆御题诗句。

嘉庆晚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器形显得笨拙。但瓷器的数量和器形、品种、纹饰题材等方面都有所减少,烧造工艺总体上也明显不如乾隆时期精细,瓷器走向衰退的迹象逐渐明显。

清嘉庆 景德镇窑珊瑚红地描金五彩婴戏图碗
清嘉庆 景德镇窑珊瑚红地描金五彩婴戏图碗.。此器形制端庄,造型秀美,胎质洁白细腻。釉质滋润肥厚,画意生动,小童尽情嬉戏在大自然中,纯朴率真,童趣洋溢,活灵活现,稚态可拘,天真活泼,有入画临 境之感,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充满热闹欢快气氛。不仅使人有“疑似梦境回童年”的美好回忆,而且有“儿时复届,憧憬胸怀”的遐想。 婴戏图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婴戏图”装饰瓷器较早见于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瓷上。清代时期更为流行,婴戏图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以婴戏莲、放风筝、放花炮等多见,通过对孩童嬉戏场面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人们祈盼多子多福的美 好意愿。 嘉庆时期瓷器承袭乾隆的艺术风格,其造型创新式样少,纹饰也多采用传统寓意吉庆的图案,绘制技法工笔多于写意。珊瑚红地五彩描金婴戏图碗始见于清康熙时期,此器承袭器物而制,与康熙无二,可见嘉庆时期瓷器制作水平。

 

清嘉庆 景德镇窑珊瑚红地描金五彩婴戏图碗
清嘉庆 景德镇窑珊瑚红地描金五彩婴戏图碗

 

 

清嘉庆景德镇窑粉彩供器
清嘉庆景德镇窑粉彩供器
清嘉庆景德镇窑粉彩供器
清嘉庆景德镇窑粉彩供器

 

清嘉庆景德镇窑珊瑚红地描金五彩婴戏图碗
清嘉庆景德镇窑珊瑚红地描金五彩婴戏图碗
清嘉庆景德镇窑珊瑚红地描金五彩婴戏图碗
清嘉庆景德镇窑珊瑚红地描金五彩婴戏图碗

 

明德化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 // 清  德化窑白釉夔纹鼎式三足炉

 

道光年间

      道光在位期间,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社会从此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时期。国势衰微,社会动荡,制瓷业的生产规模骤缩,官、民窑的产量和质量都明显下降。以“慎德堂制”款为代表的堂名款极为盛行,制作甚为精致。

雕瓷工艺兴于乾隆,盛于道光、同治年间,给以后日趋衰落的清代制瓷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工艺技法多样,有圆雕、捏雕、镂雕、浮雕等。从存世的雕瓷分析,清中晚期的陈国治、王炳荣、李裕成是公认的名家。陈国治的作品大多为山水、人物,刀法细腻,构思精巧,风格淡雅,宛若寿山石的薄意雕刻。

 

清道光青花双龙纹缸
清道光青花双龙纹缸 ,款识,道光官窑器多铭以“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以青花为主,也有抹红及描金款,字体有力,笔画较粗,排列工整,风格与嘉庆款相似。道光朝堂名款极为盛行,主要是皇帝本人的御用款和王公贵族的私家用款,瓷器制作甚为精致。道光帝在未登极以前就用过“薢竹主人”及“薢竹造”的款名。登极以后又使用过“慎德堂”、“颐寿堂”等御用款。“慎德堂”款与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的瓷器制品,都为官窑器物。在清代,堂名、斋名一般是帝王、王公贵族和文人士大夫的居室之名,在道光时期,皇亲国戚所订制的瓷器很多,瓷器落款多是这些人起居室或书斋的名字。 “退思堂制” 、“养园仿古”、“友堂雅制” 、“竹韵山房”款,系道光朝睿王府用瓷。定王府则书“行有恒堂”、“道光××年定府行有恒堂珍藏”等款,多数为青花、红彩楷书款。“植本堂”、“听雨堂”、惜阴堂”都是当时王府名堂。
清道光 景德镇窑青花八吉祥纹盉
清道光 景德镇窑青花八吉祥纹盉敞口,短颈,扁圆腹,腹下四柱足,直流,弯柄,弧形瓜蒂钮盖。盖面、颈部、把手及足部绘缠枝灵芝纹,腹绘朵莲托八吉祥纹。腹底书青花“大清道光年制”6字3行篆书款。纹饰清新疏朗,青花色泽鲜丽。这种盉壶仿自青铜盉,乾隆时创烧,嘉庆、道光朝均有烧制,造型、纹饰基本相同。

嘉庆、道光以后,景德镇制瓷业逐渐走下坡路,官窑瓷烧造也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如此,嘉庆至清末仍有不少制作精工的作品出现,如嘉庆、道光官窑粉彩中的上品堪与雍正、乾隆制品相媲美。尤其是”慎德堂”款瓷器,更受世人重视。

咸丰年间

     咸丰朝,社会经济每况愈下,景德镇彩瓷的产品虽然很大,但大多是平庸之作。只有传世的带有官款的精细彩瓷,才是名贵的珍品。

同治、光绪年间

      晚清各朝中,内忧外患,于慈禧垂簾听政时期,同治、光绪朝进入了“同光中兴”的历史时期。所以光绪一朝生产的瓷器,无论品种、数量、质量均可居晚清各朝中的首位,这在制瓷业日渐衰落时期,也算是涂上了浓重的一笔,创造了中国古代瓷器制造业的最后辉煌。

景德镇窑黄地三彩云龙纹盘 清同治(公元1862年-1874年)
景德镇窑黄地三彩云龙纹盘 清同治(公元1862年-1874年)
景德镇窑黄地三彩云龙纹盘 清同治(公元1862年-1874年)
景德镇窑黄地三彩云龙纹盘 清同治(公元1862年-1874年)

光绪时期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最大特征是仿古。仿古瓷力追康熙、乾隆两朝瓷器,尤其以仿康熙青花瓷居多,成就也最高。

器型上主要以前朝诸制为主,形制上仍有改变及创新。另外,浅绛彩釉兴盛一时,打开了瓷器绘画中诗书画印一体的艺术新境界。新工艺则以在瓷器上钻刻图案和诗文为代表。

 

 
 清宣统  景德镇窑青釉八卦纹方瓶 // 清宣统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碗 // 清光绪  景德镇窑三彩豆  // 清同治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瓶清宣统  景德镇窑青釉八卦纹方瓶 // 清宣统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碗 // 清光绪  景德镇窑三彩豆  // 清同治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瓶

宣统年间

      清末宣统一朝,历史虽短,却仍在烧制官窑瓷器,品种有限,数量较少,故传世品不多。官窑器的造型及品种,仍沿袭光绪旧制,但质地细白玲珑的胎体却更接近于现代的玲珑瓷器。

      清代看光绪以后,瓷器制作从明、清以来的手工作坊式发展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使宣统时期的瓷器展现出近代新瓷的特征;机制的器型更加规整;胎质高质瓷化 和釉面的变化,使器物表面火光十足;部分印章戳记代替民耗费人力的手写款识;大量涌现的彩色印花代替了部分人工绘画。

处于新旧时代交替的宣统时期,瓷器过渡变化的时代特点较为明显,旧瓷与新瓷的诸多特征兼而有之。

 

豆青釉八卦纹方瓶 清宣统 公元1909-1911年
豆青釉八卦纹方瓶 清宣统 公元1909-1911年

清宣统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碗清宣统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碗

嘉庆 晚清
嘉庆 晚清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