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龙泉窑青釉凤耳尊/双凤耳盘口瓶纸捶瓶

北宋 龙泉窑青釉凤耳尊

Description

北宋 元 明龙泉窑青釉凤耳尊双凤耳盘口瓶纸捶瓶

参考:佳士得
現場拍賣 16950
2019年9月13日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拍品 1046 南宋 龍泉青釉紙槌瓶
A SMALL LONGQUAN CELADON MALLET-SHAPED VASE
PROPERTY FROM THE LINYUSHANREN COLLECTION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南宋 龍泉青釉紙槌瓶
南宋 龍泉青釉紙槌瓶

成交價 美元 50,000
估價 美元 20,000 – 美元 30,000

南宋 龍泉青釉紙槌瓶
6 in. (15.5 cm.) high, Japanese wood box

來源
Sen Shu Tey, Tokyo.

出版
Christie’s, The Classic Age of Chinese Ceramics: An Exhibition of Song Treasures from the Linyushanren Collection, Hong Kong, 2012, p. 175, no. 74.

展覽
Christie’s, The Classic Age of Chinese Ceramics: An Exhibition of Song Treasures from the Linyushanren Collection, Hong Kong, 22-27 November 2012; New York 15-20 March 2013; London, 10-14 May 2013.

狀況報告
– 口沿有一處淺碎和四處微小凹痕
– 足沿有幾處微小的缺口
– 包括一處在外翻口處的一些原始釉線

参考:佳士得
2023年3月23日
現場拍賣 20461
藍理捷
拍品 889 南宋/元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A SMALL LONGQUAN CELADON TWIN-PHOENIX MALLET VASE
SOUTHERN SONG-YUAN DYNASTY (1127-1368)

南宋/元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南宋/元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南宋/元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南宋/元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成交價 美元 151,200
估價 美元 60,000 – 美元 80,000

南宋/元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SOUTHERN SONG-YUAN DYNASTY (1127-1368)
6 ½ in. (16.5 cm.) high, brocade box

來源
藍理捷, 紐約, 編號4032

狀況報告
– 整體品相良好
– 足部有少許短小的窯裂
– 瓶身有少許正常短小而輕微的表面刮痕
– 足部有少許細磕及一個熱釋光測年法採樣後的三角形鑽孔(由「中科研發」進行)

拍品專文
這種龍泉青瓷槌形瓶的大多數都具有兩個獨特的手柄,要麼是鳳凰形狀,就像當前的瓶子一樣,要麼是魚的形狀。一個非常相似的龍泉槌形瓶,帶有一對鳳凰形手柄,來自清宮藏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見《故宮博物院藏品全集 – 南宋瓷器(II)》,香港,1996年,第110頁,圖98。另一個帶有魚柄的瓶子見同書,第110頁,圖96。

一塊來自龍泉縣發掘的這種形式的瓶子的碎片由J. Wirgin在《宋代陶瓷設計》(Stockholm,1970)中圖30C-16號圖片所示,與同書的同形瓶的照片一起,見第39I頁。一個與當前示例尺寸相似的瓶子見《西南海域文物特展》,韓國國立博物館,首爾,1977年,編號7。其他帶有鳳凰手柄的龍泉槌形瓶包括M. Sullivan在《艾倫·巴洛男爵夫婦藏中國陶瓷、青銅器和玉器》(倫敦,1963年)中的一個,見圖80a;還有一個見《東方陶瓷:世界大博物館收藏》,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第3卷,1982年,圖130。

該瓶的年代鑒定與C&C鑑定實驗室有限公司的熱釋光測試編號8283RE04C的結果一致。

The majority of this type of Longquan celadon mallet vases were made with two distinctive handles, either in the form of phoenixes, as in the case of the current vase, or in the form of fish. A very similar Longquan mallet vase with a pair of phoenix-shaped handles, from the Qing Court Collection and now in the Palace Museum, Beijing, is illustrated in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reasures of the Palace Museum – 33 – Porcelain of the Song Dynasty (II), Hong Kong, 1996, p. 110, no. 98. Another with fish handles is illustrated ibid, p. 110, no. 96.

A shard of a vase of this form excavated at Longquanxian is illustrated by J. Wirgin in Sung Ceramic Designs, Stockholm, 1970, fig. 30C-16, together with a larger vase of the same form, pl. 39I. A vase of similar size to the present example is illustrated in Special Exhibition of Cultural Relics found off Sinan Coast, National Museum of Korea, Seoul, 1977, no. 7. Other Longquan mallet vases with phoenix handles include one illustrated by M. Sullivan in Chinese Ceramics, Bronzes and Jades in the Collection of Sir Alan and Lady Barlow, London, 1963, pl. 80a; and one in Oriental Ceramics, 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 Museum Pusat, Jakarta, vol. 3, 1982, pl. 130.

The dating of the vas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C & C Authentication Laboratory Ltd. thermoluminescence test no. 8283RE04C.

参考:嘉德
2013 秋季拍賣
觀古—瓷器珍玩
619 南宋
龍泉窯青釉紙錘瓶一對

南宋 龍泉窯青釉紙錘瓶一對
南宋
龍泉窯青釉紙錘瓶一對

估價 : HKD: 150,000-250,000 (2) USD: 19,300-32,100 (2)
成交價: HKD:172,500
13.5 cm. (5 1/4 in.) high

瓶淺盤口,筒形長頸,斜肩,筒腹,圈足。胎色灰白,胎質細密。器身內外通體施青色厚釉,布大開片,圈足露胎。成對保存,十分難得。
瓶所採式樣為宋代經典造型,可能源自古代青銅器或玉器,深受宋代宮廷喜愛,在北宋汝窯及南宋官窯器中也可見此器形,故此式瓶當為龍泉窯仿汝窯或南宋官窯的高檔品種。

参考:嘉德
2017 春季拍賣
觀古-瓷器珍玩工藝品
812 南宋 龍泉窯紙錐瓶
(Southern Song Dynasty(1127-1279)) (b. 南宋)

南宋 龍泉窯紙錐瓶
南宋 龍泉窯紙錐瓶

估價 : HKD:80,000-120,000 USD:10,300-15,500
成交價: HKD: 94,400

15 cm.(6 in.)high

瓶盤口,細長頸,溜肩,圓腹,圈足。裡、外及足內滿施青釉,底邊無釉,瓶口沿、折肩等凸棱處釉薄,映出灰色胎骨。瓶身光素無飾,以粉青色釉之美取勝,達到了類玉般的藝術效果,加之型美、釉潤、色佳,更凸顯宋代龍泉窯粉青瓷工藝之精良。

來源:日本著名茶道大師舊藏

参考:嘉德
2018 秋季拍賣
觀古──瓷器珍玩工藝品
939 南宋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龍泉鳳耳瓶

南宋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龍泉鳳耳瓶
南宋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龍泉鳳耳瓶

16.5 cm. (6 1/2 in.) high
此瓶盤口,口部折沿平斜,口緣有圓楞,管狀長頸,斜肩,直筒狀腹,平底圈足。勁部兩側各作鳳型耳,鳳首朝外,冠羽及鳳身與器頸連接,中間有一圓孔,鳳形傳神,鳳首、眼、羽翼印紋清晰,線條圓潤,外型美觀大方。全器施粉青釉,釉色純正,色澤典雅,釉面光滑,釉層凝厚,清澈晶瑩。足沿無釉露胎,胎體呈黃褐色,細緻結實。雙鳳耳瓶為宋代龍泉青瓷的特有器型之一,其胎,釉,形製設計均為典型南宋龍泉器物。本品尺寸較同類作品小,構思邃密精巧,實屬罕見,值得收納典藏。

估價 : HKD: 150,000 – 200,000
USD: 19,100 – 25,500

参考:嘉德 2019 秋季拍賣
應物希古-中國古代陶瓷
209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南宋)

17.5cm. high

展覽:色比瓊玖——公元五至十四世紀南方青瓷與北方白瓷的瓷色風貌,浙江紹興越國文化博物館,2018年12月31日至2019年2月22日

鳳耳瓶和魚龍耳瓶是龍泉青瓷特有的品種,南宋至元均有燒造,以南宋時期的產品在造型和釉色上最為精美,備受推崇。所見傳世鳳耳瓶的尺寸大致可分兩類,一類為高度17至20釐米左右,一類為25-30釐米左右,且後者數量略多。

拍品為第一類尺寸稍小者,淺盤口,長頸,折肩,直筒腹,淺圈足。內外施粉青釉,胎骨稍厚,頸部兩側置鳳耳,紋飾突起處顯白色,更添雅致。器身有稀疏的長條片紋。此器又因形似造紙打漿所用槌具,亦稱紙槌瓶,為宋代頗為高級之瓶形,而於瓶頸兩側附貼雙耳,則為南宋龍泉窯所特有。

此類鳳耳瓶國內館藏見有幾例,兩岸故宮、杭州博物館、松陽博物館、龍泉青瓷博物館等,但多數精品還是藏於日本,其中兩件乃日本皇室之物,一件銘萬聲,定為國寶級文物,藏於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另一件銘千聲,定為重要文化財,藏于陽明文庫,足見日本對這類鳳耳瓶的極度推崇與珍視。此外,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根津美術館、出光美術館、白鶴美術館、常盤山文庫等都有收藏,且於2010年在根津美術館舉辦的《南宋の青磁》展覽中一併展出,轟動一時,另有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五島美術館館藏各一例。

參閱:
《宋磁——神秘のやきもの》,(日本)出光美術館,2018年,頁107,圖85 ,出光美術館藏
《中國龍泉窯》,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年,頁82,圖73,龍泉青瓷博物館藏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器物卷》,台北故宮,2010年,頁88-89,圖Ⅱ-6,台北故宮清宮舊藏
《南宋の青磁》,(日本)根津美術館,2010年,頁46-51,圖17-22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兩宋瓷器(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頁110,圖98,北京故宮清宮舊藏
《中國陶瓷全集•8•宋(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頁113,圖75,杭州博物館藏
《龍泉窯青瓷》,(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頁148,圖115,松陽博物館藏
《徐氏藝術館》,香港徐氏藝術館,1992年,圖46

估價 : HKD: 2,000,000 – 2,500,000 USD: 255,000 – 318,800

参考:苏富比
June 15, 08:38 AM PDT
PROPERTY FROM AN OLD BELGIAN FAMILY COLLECTION
比利時私人收藏
Lot 31 A rare pair of ‘Longquan’ celadon-glazed mallet vases, Southern Song dynasty
南宋 龍泉窰青釉雙鳳耳盤口瓶一對

南宋 龍泉窰青釉雙鳳耳盤口瓶一對
南宋 龍泉窰青釉雙鳳耳盤口瓶一對
南宋 龍泉窰青釉雙鳳耳盤口瓶一對
南宋 龍泉窰青釉雙鳳耳盤口瓶一對
南宋 龍泉窰青釉雙鳳耳盤口瓶一對
南宋 龍泉窰青釉雙鳳耳盤口瓶一對

Estimate 30,000 – 50,000 EUR
Lot Sold 38,100 EUR
(2) Height 17.2 cm, 6¾ in.; Height 17.3 cm, 6¾ in.

Collection particulière belge
Rare paire de vases en forme de mallet en grès céladon Longquan, dynastie des Song du Sud
比利時私人收藏
南宋 龍泉窰青釉雙鳳耳盤口瓶一對

Condition Report
General light surface wear and expected firing imperfections, including a pinhole under one of the two vases’ handles. The same vase with a ca. 1.2 cm nick to the rim.

The other vase with a ca. 3.5 cm restored area to the rim.
器面見輕微磨痕、正常窰燒瑕疵,如其一,一耳下方一棕眼,及口沿一細微磕痕,約1.2公分。其二,口沿一處經修,約3.5公分。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CONDITION OF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SALE PRINTED IN THE CATALOGUE.

Provenance
John Sparks Ltd., London, 31st March 1961 (£750).
John Sparks Ltd.,倫敦,1961年3月31日 (750 英磅)

Catalogue Note
Longquan mallet form, or kinuta, vases became popular among the elites in the Southern Song period, (see a piece excavated from a Southern Song tomb in Zhu Boqian, Celadons from Longquan Kilns, Taipei, 1998, p. 149, no. 116); and they even served the Southern Song court (see Shen Qionghua, “Discuss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gquan Kiln and Government in Song Dynasty”, in Tianxia longquan longquan qingci yu quanqiu hua / Longquan of the World Longquan Celadon and Globalization, vol. II, Beijing, 2019, p. 342. Fine celadon pieces like this were also treasured at court as antiques in later dynasties as evidenced by a similar vase formerly in the Qing imperial collection and once stored in Yangxin dian (Hall of Mental Cultivation), illustrated in Tianxia longquan, op.cit., pl. 9, p. 40.

In Japan, they were so highly regarded that the term designating their mallet shape, kinuta, became a general term for a fine celadon glaze. Several fine examples are in Japan even ranked as National Treasure or Important Cultural Property, see Yutaka Mino and Katherine R. Tsiang, Ice and Green Clouds: Traditions of Chinese Celadon, 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Indianapolis, 1987, no. 78 and figs. 78 a-e, where the authors note that vases of this type have been valued in Japan since the Kamakura period (1192 – 1333); compare also two similar mallet vases with phoenix-form handles, one sold in our London rooms, 5th November 2008; and one in our New York rooms, 23rd March 2011, lot 536.

参考:北京保利拍卖
202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佞宋—宋蕴映清晖
5418 明 龙泉窑梅子青双凤耳纸槌瓶

 明 龙泉窑梅子青双凤耳纸槌瓶
明 龙泉窑梅子青双凤耳纸槌瓶

估价 2,600,000-3,600,000
成交价 RMB —
尺寸 高27.5cm

出版
•Rose Kerr主编,《宋瓷》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院藏品,页126,编号103

备注
• 司徒霁夫人Mrs.H.P.Sturgis珍藏

瓶盘口,长颈,折肩,直筒腹,浅圈足。内外施梅子青釉,胎厚质细。颈部两侧置凤耳,器身施梅子青釉,青釉色莹亮无瑕,盘口棱处釉流缩而呈浅青色,足内有釉,足底无釉。

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瓷场分布广泛,产品种类多样,南宋之后,成为供应海内外器用的重要窑场。龙泉窑多在长颈两侧加鱼形耳或凤形耳,此造型不仅在宋、元时期的许多墓葬及窖藏中频繁出现,在海外贸易瓷遗址也经常见及。这件鱼耳青瓷瓶的双鱼耳表面饰有印纹,纹路细致,釉色粉青,莹润光亮,匀净无瑕。

东京根津美术馆2010年举办《南宋の青磁》展览中,曾展出多件日本知名收藏的龙泉凤耳或鱼耳瓶,见展览图录17-25号。其中一件藏于京都阳明文库,被列为重要文化财的例子与此器甚为相似,高度亦同,惟釉表片纹较为明显。 另可参考清宫旧藏相似一例,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两宋瓷器(下)》,香港,1996年,图版98;日本临宇山人旧藏一例南宋双鱼耳瓶,形制稍大,载于苏玫瑰Chinese Classic Wares from a Japanese Collection: Song Ceramics from the Linyushanren Collection,《亚洲艺术》,2014年3月至4月,97-108页,图20。

香港佳士得曾三次上拍此类器物,2001年秋季,拍品号0777,成交价格23.5万HKD ;2013年秋季,拍品号3278,成交价格460万HKD;2017年春季,拍品号3126,成交价格100万HKD。

本拍品来源显赫,早年为司徒霁夫人 Mrs.H.P.Sturgis旧藏,后英国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旧藏,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位于英国伦敦,是全球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创立于1852年,为纪念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及其丈夫艾尔伯特亲王而得此名。V&A博物馆藏的中国高古瓷可谓精彩纷呈,传世唯一一件刻“寿成殿”款的汝窑盏托便藏于此,曾出版于《宋瓷 SONG DYNASTY CSRAMICS》,页126,编号103A。

参考:西泠印社
2020年春季拍卖会
中国宋元瓷器专场
1877南宋·龙泉窑凤耳瓶

南宋·龙泉窑凤耳瓶
南宋·龙泉窑凤耳瓶

估价RMB: 4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690,000(含佣金)

说明:瓶盂口,直长颈,斜肩,深直腹,平底内削成足,整体造型简约,富拙趣。颈侧作反身凤形半环双耳,双凤以模印成形,冠羽贴器飘动,长颈外伸,羽翅略为平举,身躯再与器颈垂直相接,使凤耳略成L形曲线,凤眼、口喙、凤冠之印纹约略可辨。全器通体施粉青釉,釉质润厚,釉面素洁,端秀典雅。
SOUTHERN SONG DYNASTY A ‘LONGQUAN’ VASE WITH PHOENIX HANDLES
高:19.2cm 通径:8.4cm

参考:佳士得
21 3月 2019 | 現場拍賣 16320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拍品 1717
A SMALL LONGQUAN CELADON ‘MALLET’ VASE
PROPERTY FROM THE LINYUSHANREN COLLECTION
南宋 龍泉青釉紙槌瓶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南宋 龍泉青釉紙槌瓶
南宋 龍泉青釉紙槌瓶

成交價 USD 52,500
估價 USD 6,000 – USD 8,000

南宋 龍泉青釉紙槌瓶
8 in. (20.3 cm.) high, Japanese wood box

参考:北京保利
2021春季拍卖会
挹古芳—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6520 明 龙泉窑粉青釉盘口大凤耳瓶

明 龙泉窑粉青釉盘口大凤耳瓶
明 龙泉窑粉青釉盘口大凤耳瓶

拍品信息
尺寸 高33cm
估价 1,8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2,990,000

本品盘口,直颈,筒形腹,颈部对称装饰双凤耳,通体施粉青釉,凸棱处因釉薄色淡更添雅致。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因龙泉窑配方变化,将含钙量高的石灰釉改为含钙量低的石灰碱釉,使釉水黏度增加而不易流动,同时借鉴同时期官窑技术特点,多次上釉,增添了器物的玉质感,并迎合当时尚古风气制造出很多仿古器型,故高品质的龙泉窑粉青厚釉瓷器多出于此时期。传世器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为代表,考古发掘则可参照1997年重庆开县窖藏出土的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凤耳瓶。

此器形制因似造纸打浆所用槌具,亦称纸槌瓶,为宋代常见的瓶形,而于瓶颈两侧附贴双耳,则为南宋龙泉窑所特有,见凤耳及鱼耳两种。除了清宫旧藏数例,此造型亦深受日本藏家所青睐。东京根津美术馆2010年举办《南宋の青磁》展览中,曾展出多件日本知名收藏的龙泉凤耳或鱼耳瓶,见展览图录17-25号。其中一件藏于京都阳明文库,被列为重要文化财的例子与此器甚为相似,高度亦同,惟釉表片纹较为明显,见图版17号。

备注:日本神户私人藏家收藏

参考:中国嘉德
香港2018秋季拍卖会
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
2018年9月30日-10月2日 上午10:00-晚上9:00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拍卖A/B厅
Lot.0939 南宋 龙泉凤耳瓶

 南宋 龙泉凤耳瓶
南宋 龙泉凤耳瓶

Estimate HKD 150,000 ~ 200,000

Size:高16.5cm

Description
|此瓶盘口,口部折沿平斜,口缘有圆棱,管状长颈,斜肩,直筒状腹,平底圈足。劲部两侧各作凤型耳,凤首朝外,冠羽及凤身与器颈连接,中间有一圆孔,凤形传神,凤首、眼、羽翼印纹清晰,线条圆润,外型美观大方。全器施粉青釉,釉色纯正,色泽典雅,釉面光滑,釉层凝厚,清澈晶莹。足沿无釉露胎,胎体呈黄褐色,细致结实。双凤耳瓶为宋代龙泉青瓷的特有器型之一,其胎,釉,形制设计均为典型南宋龙泉器物。本品尺寸较同类作品小,构思邃密精巧,实属罕见,值得收纳典藏。

参考:苏富比 8
天民樓﹕歷代華瓷萃集
宋 龍泉青釉如意耳盤口瓶

宋 龍泉青釉如意耳盤口瓶
宋 龍泉青釉如意耳盤口瓶
宋 龍泉青釉如意耳盤口瓶
宋 龍泉青釉如意耳盤口瓶

200,000 — 300,000港幣
拍品已售 275,000 港幣 成交價 (含買家佣金)

拍品詳情
宋 龍泉青釉如意耳盤口瓶
17 公分, 6 3/4 英寸

狀況報告
整體品相良好,惟見足圈坯胎上有剝瓷,有窰燒瑕疵如驚片,屬正常。

來源
1985年購於香港

相關資料
此造型龍泉瓶並綴飾靈芝耳者,實屬少見。存三類例可資比較,其一載錄於《龍泉青瓷》,北京,1966年,頁40;其二售於香港蘇富比1983年5月14日,編號452;另一例售於倫敦蘇富比1987年6月9日,編號182。

此器型應參照中東地區(或為伊朗)玻璃器皿而塑,甚為風行於宋。遼代陳公主墓出土一相仿器型之玻璃瓶,錄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展覽《大觀:北宋汝窰特展》,台北,2007年,頁121,圖版2。另外,印尼海岸印坦沉船貨倉中亦發現一相似之北宋玻璃殘器。

天民樓﹕歷代華瓷萃集
2019年5月30日 | 上午 10:00 HKT
香港

参考:苏富比
中國藝術品
紳士收藏
387 宋 龍泉青釉鳳耳盤口瓶

宋 龍泉青釉鳳耳盤口瓶
宋 龍泉青釉鳳耳盤口瓶

80,000 — 120,000港幣
拍品已售 162,500 港幣 成交價 (含買家佣金)

拍品詳情
宋 龍泉青釉鳳耳盤口瓶
19 公分, 7 1/2 英寸

來源
法國私人收藏,約2007年

中國藝術品
2019年5月30日 – 2019年5月31日 | 上午 10:30 HKT
香港

参考:苏富比
Chinese Art
30 五月 2018 • 香港
中國藝術品
日本私人舊藏
372 南宋 龍泉青釉鳳耳盤口瓶

南宋 龍泉青釉鳳耳盤口瓶
南宋 龍泉青釉鳳耳盤口瓶

70,000 — 90,000港幣
拍品已售 125,000 港幣 成交價 (含買家佣金)

拍品詳情
南宋 龍泉青釉鳳耳盤口瓶
18.9 公分,7 1/2 英寸

中國藝術品
2018年5月31日 – 2018年6月1日 | 上午 11:15 HKT
香港

参考: 苏富比 503
中國藝術品
南宋 龍泉窰青釉小魚龍耳瓶

南宋 龍泉窰青釉小魚龍耳瓶
南宋 龍泉窰青釉小魚龍耳瓶

80,000 — 100,000港幣
拍品已售 187,500 港幣 成交價 (含買家佣金)

拍品詳情
南宋 龍泉窰青釉小魚龍耳瓶
16.2 公分,6 3/8 英寸

中國藝術品
2016年12月2日 | 上午 10:00 HKT
香港

参考:苏富比
中國藝術珍品
亞洲私人收藏
116 南宋 龍泉窰青釉魚耳瓶

 南宋 龍泉窰青釉魚耳瓶
南宋 龍泉窰青釉魚耳瓶

100,000 — 150,000英鎊
拍品已售 149,000 英鎊 成交價 (含買家佣金)

拍品詳情
南宋 龍泉窰青釉魚耳瓶
30 公分;11 3/4 英寸

狀況報告
整體品相良好,但見肩部有一個鐵斑(0.5公分)。口沿有窰燒瑕疵(0.6公分)。足外沿有一處淺磕(1.5公分長),足內沿有一處0.7公分的磕損,可能窰燒時所致。另見一些淺足磕。輕量磨口和釉面不均。輕微釉面劃痕。

相關資料
此青釉瓶形似砧杵形狀,亦稱紙槌瓶,於日本備受珍重,稱曰「砧青磁」,乃龍泉窰經典瓶式,向為藏家追慕。有學者考據稱,此瓶形源自西亞伊斯蘭國家,如伊朗。可比較一件內蒙遼陳國公主墓出土伊斯蘭琉璃瓶,或產自伊朗東北部內沙布爾,斷代早於1018年,圖見《大觀 北宋汝窰特展展品選》圖錄,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2007年,編號25,編號2。1997年印尼印坦古代沉船出土玻璃瓶殘片,形與本瓶相同,該船應為北宋商船。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徽宗收藏一套番國製琉璃瓶。

如本品紙槌瓶造型,飾雙魚龍耳者,存世甚少,而且器形碩大,更為難得。騰躍飛魚,其形如游龍,元人視為祥兆之物,其雛形或源自中東,隨游牧民族遷徙,經中亞傳入中原。聖彼得堡冬宮藏一件元代雙魚耳金盞,紋飾精細,可與本品類比,展於《The Legacy of Genghis Kahn, Courtly Art and Culture in Western Asia》,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2002年,頁18,圖11,編號139。

參考其他類例,如Enid and Brodie Lodge舊藏一件,參展數次,包括《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杜卡勒宮,威尼斯,1954年,編號422,後售於倫敦蘇富比1975年7月8日,編號91;另一開片釉例,屬Warren E. Cox 和 Frederick M. Mayer舊藏,售於倫敦佳士得1974年6月24日,編號61。名古屋出光美術館珍藏一同類瓶例,器形稍小,展於《南宋の青磁 宙をうつす器》,根津美術館,東京,2010年,編號23;可再參考展覽中另外兩例,編號24及25,後者為静嘉堂文庫美術館所藏,東京。Carl Kempe收藏另一例,圖見Bo Gyllensvärd,《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arl Kempe Collection》,斯德哥爾摩,1964年,圖版99;另一瓶例,傳為松平治郷舊藏,售於紐約佳士得2008年3月19日,編號561。

傳世紙槌瓶多飾鳳耳,日本博物館收藏五例,展於《南宋の青磁 宙をうつす器》,同上,編號17-22;另一例曾入仇炎之舊藏,售於倫敦蘇富比1980年12月16日,編號300;另一例售於香港蘇富比1994年10月31日,編號530;再參考Linyushanren藏例,售於紐約佳士得2016年9月15日,編號717。

紙槌瓶無耳者,曾出售倫敦蘇富比2006年11月8日,編號54,現屬西泠印社美術館藏,目前借展於哈佛大學美術館 Arthur M. Sackler博物館,波士頓,載於《世界陶磁全集》,卷10,東京,1955年,圖版45。

中國藝術珍品
2016年11月9日 | 上午 11:30 GMT
倫敦

参考:苏富比
中國藝術品
672 十四世紀 龍泉窰青釉靈芝耳紙搥瓶

十四世紀 龍泉窰青釉靈芝耳紙搥瓶
十四世紀 龍泉窰青釉靈芝耳紙搥瓶

40,000 — 60,000港幣
拍品已售 162,500 港幣 成交價 (含買家佣金)

拍品詳情
十四世紀 龍泉窰青釉靈芝耳紙搥瓶
17.5 公分,6 7/8 英寸

相關資料
此瓶器形雅致,飾雙如意耳,並綴弦紋,甚為罕見。相類青瓷瓶僅見兩例,其一售於香港蘇富比1983年5月14日,編號452;其二售於倫敦蘇富比1987年6月9日,編號182。

此類棒槌瓶多飾雙龍或雙鳳耳,韓國新安沉船(1323年或稍晚)中便出土數例,刊於《Special Exhibition of Cultural Relics Found off Sinan Coast》,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首爾,1977年,編號4-7。

中國藝術品
2016年6月2日 – 2016年6月3日 | 下午 2:00 HKT
香港

参考: 北京保利
2018春季拍卖会
中国古董珍玩(Ⅰ)
6054 元 龙泉双云耳盘口瓶

 元 龙泉双云耳盘口瓶
元 龙泉双云耳盘口瓶

龙泉双云耳盘口瓶
尺寸 高17.5cm
估价 100,000-150,000
成交价 RMB —

此拍品口部折沿平斜,口缘微具圆棱,宛若盘口。长颈为管状,两侧置双云耳。斜肩折进,下腹渐敛,浅底挖为足。器通体施龙泉青釉,无开片,釉质醇厚莹润,古韵悠然,足沿涂深褐色釉汁,是为“铁足”,与幽青的整体氛围相辅相成,天融合一。

此瓶器形优雅隽秀,施釉细致绝伦,云耳塑形精巧细致,除此之外则极尽简洁素雅之风,展现端庄大气的艺术品味。

备注:香港苏富比,2016.06,Lot672

参考: 苏富比
中國藝術珍品
荷蘭私人中國瓷器收藏
217 南宋 龍泉窰青釉鳳耳瓶

南宋 龍泉窰青釉鳳耳瓶
南宋 龍泉窰青釉鳳耳瓶

6,000 — 8,000英鎊
拍品已售 20,000 英鎊 成交價 (含買家佣金)

拍品詳情
南宋 龍泉窰青釉鳳耳瓶
16 公分,6 1/4 英寸

狀況報告
品相良好,但見一耳有修復,釉面大量開片,一耳邊沿有小燒結。

來源
Sir Michael and Lady Cynthia Postan收藏
Bluett and Sons Ltd.,倫敦
Blitz Oriental Art,阿姆斯特丹

出版
Bluett and Sons Ltd.,《The Postan Collection of Early Chinese Ceramics》,倫敦,1972年,編號 18

中國藝術珍品
2016年5月11日 | 上午 10:00 BST
倫敦

参考: 苏富比
中國藝術品
2015年12月3日 – 2015年12月4日 | 下午 2:00 HKT
香港
284 明十四 / 十五世紀 龍泉青釉雙鳳耳盤口瓶

明十四 / 十五世紀 龍泉青釉雙鳳耳盤口瓶
明十四 / 十五世紀 龍泉青釉雙鳳耳盤口瓶

40,000 — 50,000港幣
拍品已售 212,500 港幣 成交價 (含買家佣金)

拍品詳情
明十四 / 十五世紀 龍泉青釉雙鳳耳盤口瓶
15.7 公分,6 1/8 英寸

描述
ceramic
15.7 公分,6 1/8 英寸
well potted with a cylindrical body encircled by a shallow ridge around the centre, supported on a recessed base and surmounted by a columnar neck flanked by a pair of phoenix head handles, all below a wide everted mouthrim, covered overall in an even sea-green glaze suffused with wide crackles falling just above a neatly cut footrim

参考:佳士得
拍賣 14612
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Convention Hall|2017年5月31日
拍品3126
PROPERTY FROM THE DEXINSHUWU COLLECTION
南宋  龍泉窯雙鳳耳瓶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南宋  龍泉窯雙鳳耳瓶
南宋  龍泉窯雙鳳耳瓶

成交總額 HKD 1,000,000
估價 HKD 800,000 – HKD 1,000,000

南宋  龍泉窯雙鳳耳瓶
6 3/4 in. (17 cm.) high

來源
香港佳士得,1994年10月31日,拍品530號
德馨書屋珍藏

拍賣 17461
不凡- 宋代美學一千年 (晚間拍賣)
香港|2018年11月26日
拍品8007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拍品8007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拍品8007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拍品8007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拍品8007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拍品8007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拍品8007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拍品8007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拍品8007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成交總額 HKD 42,850,000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瓶盤口,長頸漸寬,折肩,直筒腹,淺圈足。內外施粉青釉,釉汁厚潤如脂,幽微素淨。
9 1/8 in. (23.4 cm.) high

來源
德島藩蜂須賀家族珍藏
小室信夫(1839-1898)珍藏
富永冬樹珍藏(其妹夫為益田孝妻)
益田孝男爵(1848-1938)(別號鈍翁)珍藏
倫敦蘇富比,2006年11月8日,拍品54號

文獻及展覽
文獻
長谷部楽爾編,《世界陶磁全集 – 12:宋》,東京,1977年,圖版207號
日本経済新聞社,《益田鈍翁展》,東京,1983年,圖錄圖版34號
白崎秀雄,〈鈍翁蒐集品由来記〉,《芸術新潮》,東京,
1983年5月號,頁59

展覽
東京三越本店,《益田鈍翁展》,1983年5月24日-6月5日
借展予美國哈佛大學賽克勒藝術博物館
借展予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拍品專文
物華天寶:
益田孝男爵(別號鈍翁)舊藏

龍泉青釉紙槌瓶
蘇玫瑰
資深國際學術顧問 亞洲藝術部

本拍品彌足珍貴,充份體現了宋代幽微素雅的審美意趣。八百多年來,此類極品龍泉青瓷在中日兩地均被奉為圭臬,常被視為傳家或鎮寺之寶代代相傳,而這一現象在日本尤為普遍。此瓶的釉料肥腴失透、溫潤如玉,薈萃了龍泉青釉最為人稱許的特質。此外,其天青釉清淡柔和,在藏家看來固妙至毫巔,但陶工卻視之為畏途。色澤、質感佳妙如斯者,其原料、配製、上釉和窯燒皆須拿揑得恰到好處,故上乘之作寥寥無幾。這種釉料美不勝收,在日本通稱為「砧青磁」,泛指與本拍品相近的極品青釉紙槌瓶,此類器物於南宋(公元1127至1279年)和元代(公元1279至1368年)輸入日本,藏家業已將之與這抹妙不可言的釉色劃上了等號。更有人指出,本品正是用「砧青磁」統稱該類名瓷之緣起。

這一造型因形似紙槌而得名,但其直筒腹、長直頸和盤口樣式,其實是以玻璃瓶或樽的方式,自伊斯蘭地區西部(或為伊朗)傳入中國。1997年發現的公元十世紀印坦沉船貨物中,也有玻璃近似例的碎片,就此請參閱M.Flecker所撰《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of the 10th Century Intan Shipwreck》(牛津:2002)。沉船位於印尼爪哇海離岸,船上有大批十世紀中國陶瓷,以及少量伊斯蘭玻璃和其他材質的器物。艾爾薩巴珍藏(Al-Sabah Collection)一例形制相同的公元九至十世紀伊朗地區吹製玻璃瓶,其頸若筒狀(圖一),圖見S.Carboni所撰《Glass from Islamic Lands – The Al-Sabah Collection, Kuwait National Museum》編號25a(倫敦:2001);藏品中尚有兩件年代略晚的十至十一世紀伊朗地區近似例,其器頸略歛,圖見前述著作編號35及55。1986年,一個斷代為公元1018年的遼代古墓亦曾出土近似的伊斯蘭玻璃瓶,圖見《遼陳國公主墓》圖14-2(北京:1993)。此瓶器腹向足部漸歛,頸上則向口沿略收。觀乎瓶頸的形狀,加上伊斯蘭玻璃確是在唐至五代期間傳入中原,所以中國的陶瓷版本很可能脫胎於九至十世紀較早期的伊斯蘭玻璃器。

以本拍品為例的無耳紙槌瓶,在南宋和元代傳世龍泉青瓷中極罕。北宋年間,曾有燒造兩款與宮廷密切相關的無耳盤口紙槌瓶。一者是一小批定窯紙槌瓶,大維德爵士舊藏一例,瓶口略歛,圖見S. Pierson編著的《Song Ceramics: Objects of Admiration》頁20-1編號1(倫敦:大維德中國藝術館,2003)。但以重要性而言,特為北宋朝廷燒造的汝窯紙槌瓶似有過之而無不及。1987年,河南寶豐縣清涼寺窯址出土了一件汝窯盤口紙槌瓶,圖見《大觀:北宋汝窯特展》頁114-5編號23(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台北故宮亦珍藏二例口沿破損的近似汝窯瓶,圖見前述著作頁116-19編號24及25(圖二)。於2004年,河南汝州市東南面張公巷窯址出土一批與汝窯御瓷淵源甚深的淡青瓷器,當中也有近似的紙槌瓶(圖三),見《中國重要考古發現》頁156上圖(北京:2004)。

極品龍泉青釉瓶(如本拍品)與北宋汝窯御瓷之間的關聯,還可證諸南宋作品之精工細作,以及其呈色較深的青釉,這一特色亦見於南宋官窯御瓷;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為北宋宮廷燒造的紙槌瓶無耳,而南宋年間在浙江杭州老虎洞窯燒造的御製官釉紙槌瓶,同樣不飾雙耳,圖見杜正賢《杭州老虎洞窯址瓷器精選》編號29(圖四)(北京:2002)。龍泉紙槌瓶的筒頸兩側,泰半飾雙耳,耳以鳥形居多,常謂為鳳耳,北京故宮珍藏一例(圖五),圖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33:兩宋瓷器(下)》頁110圖例98(香港:1996),另一例為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珍藏,圖見《東洋陶磁の展開》頁48編號23(大阪:1994)。尚有一批龍泉窯紙槌瓶,以龍首魚身的魚龍為耳,但較不常見。2008年3月19日,紐約佳士得拍出一例器型碩大的龍泉窯青釉魚龍耳紙槌瓶(拍品編號561)(圖六)。1983年,松陽縣南宋古墓亦曾出土一例龍泉窯魚龍耳紙槌瓶,圖見朱伯謙主編的《龍泉窰青瓷》頁149編號116(台北:1998);公元1323年前後,一艘商船在駛往日本途中,於朝鮮新安海域沉没,其文物也有一件近似例,圖見《新安海底文物》展覽圖錄編號3(首爾: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1977)。但在龍泉紙槌瓶當中,像本拍品般不飾雙耳者尤為罕貴,已知近似例屈指可數。北京故宮清宮舊藏一例,圖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33:兩宋瓷器(下)》頁112圖例100(香港:1996)(圖七)。1964年,四川成都司馬橋南宋古墓亦曾出土一例,圖見《龍泉青瓷:四川省博物館藏龍泉窯瓷器精品》頁85編號8(澳門:1998),另有一例載於《中國龍泉青瓷》圖版90(杭州,1998)。

像本拍品這一類佳妙瓷瓶,日本茶人視之為茶道擺設的上上之選,而數百年來,此器可能正是作此用途。它身世顯赫,在日本的歷史源流或可上溯至桃山時代(約公元1574至1600年),及至江戶時代(1603至1867年),其流傳經過漸趨明朗。白崎秀雄曾於《藝術新潮》五月刊頁59發表〈鈍翁蒐集品由來記〉(東京:1983),文中提到此瓶在蜂須賀氏家族代代相傳,其近似例鮮有亮相於博物館展覽或刊物,而此作之形制和釉色均無比精妙。蜂須賀氏為名門望族,在十六世紀下半葉聲名鵲起,成為江戶時代權重一時、長盛不衰的封建氏族之一。蜂須賀氏貴為阿波國(今四國德島縣)大名,如今大家更津津樂道的是其族長小六正勝(1526至1586年)與日吉丸(即著名的豊臣秀吉,1537至1598年)的一段逸事。相傳,正勝與隨從途經愛知縣東部三河的矢作橋,浪人日吉丸當時在橋上呼呼大睡,正勝被後者的頭絆倒,不以為意的他繼續前行。但被吵醒的日吉丸憤然而起,一把抓住正勝的長矛。正勝對這位年輕人的勇氣心生敬意,忙為失敬之舉道歉,並收之為麾下武士。著於十八世紀的《繪本太閤記》,也在豊臣秀臣傳略中提及此事。這個傳說雖不足為據,但可見日後蜂須賀氏族之崛起,確與日吉丸(豊臣秀吉)大有關係。蜂須賀正勝及其子家政(1558至1639年)均為豊臣秀吉效力,在多場戰役中軍功彪炳。豊臣秀吉在統一日本列島的最後階段,將阿波國賜予蜂須賀家政,以犒賞後者於1585年攻佔四國有功。德川幕府於1603年掌權,但無損阿波國蜂須賀氏的統治地位。江戶時代終結之際,蜂須賀氏族業已統治阿波國約268年。

以本拍品而言,更重要的是它呈現了家政個性的另一面。他與豊臣秀吉治下多名軍閥一樣,俱熱衷於茶道,多筆文獻皆提到他與茶道宗師千利休(1522至1591年)的往來。千利休曾受家政所託購入一把茶壺,並在信中拜託富商親戚渡邊立安將之交給家政。蜂須賀氏入主阿波國之初,渡邊已追隨家政左右,並出資興建德島城,他其後繼續為阿波國效力,甚至為之發行貨幣。此外,千宗旦(千利休之孫,1578至1658年)1633年給兒子的信中曾提到「閑居」茶罐,此器乃千利休舊物,後納入家政收藏。多名千利休的弟子均獲家政羅致門下,這與他們的政治眼光和茶道造詣不無關係,揆情度理,蜂須賀氏歷年來定然蒐集了一批典藏級茶具。

據稱,此瓶後為小室信夫(1839至1898年)庋藏。小室於1839年生於德島一個富裕的商賈之家,但卻熱衷於公民和社會議題,其後更投身政壇。他強烈反對德川幕府政權,並聯合志同道合者,將京都等持院足利三代木像梟首,以示抗議,終於在1863年被捕。據說他出獄後,獲德島(阿波國)第十四代藩主蜂須賀茂韻(1846至1918年)招攬為德島藩武士。明治維新於1868年拉開序幕,小室獲釋後就任副知事。他於1872年赴歐美遊歷,並於1874年聯同板垣退助公爵(1837至1919年)等人,大力遊說政府成立民選議院及制訂憲法。小室其後從商,參與經營共同運輸會社(即日本郵船會社前身),1891年獲提名加入貴族院。

本拍品後流入富永家族,成為富永冬樹(曾任東京證券交易所董事)之藏品,其妹夫乃鑑藏名家益田孝男爵(1848至1938年),其後益田再直接從富永家族或在拍賣會上購入此瓶。益田孝之妻為富永栄,其父為佐渡島(現新潟縣)政務官,出任箱館奉行或事務官長,專責海外人士及對外貿易事宜。益田孝年僅十四,已勝任美國領事館官員的翻譯,1860年代更在赫本學院(即明治學院大學前身)深造英語。明治維新始於1868年,當時益田仍在幕府任騎兵隊中校,但井上馨侯爵(1836至1915年)於1871年擢升大藏省(即財政部)副部長後,益田亦獲其提拔調任大藏省。他曾供職獨立行政法人造幣局,不久再獲井上侯爵提拔,於1874年晉升先收會社貿易公司副社長。1876年,三井公司正式成立,二十七歲的益田出任社長。三井原是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但經過該年度的合併,終轉型為綜合貿易公司「三井物產」,其後發展成為日本最具規模的貿易公司之一,1880年之前已在亞洲各地甚或歐美開設辦事處。益田還動用私人資金,創辦首屈一指的經濟報刊《中外商業新報》(《日本經濟新聞》前身)。益田於1914年正式引退,1918年躋身華族,獲賜封男爵。他退休後投身藝術收藏,並致力於研究和從事日本茶道。益田的收藏生涯應始於1878年,他在1938年辭世之前,藏品已多達四千件左右,詳見Christine Guth著作《Art, Tea and Industry: Masuda Takashi and the Mitsui Circle》(普林斯頓:1993)。他自號「益田鈍翁」,常於小田原和鎌倉宅邸舉辦茶會,茶人之名不脛而走。此外,益田多次舉辦展覽,將個人及友儕之珍藏公諸同好。他以品味之高聞名於世,許多人認為自千利休之後,益田對日本茶道的影響之大,同儕無出其右。據說,他生前亦視此瓶為其藏品的壓軸之作。

上下八百年,中日藏家無不視本品為圭臬之作。這件稀世奇珍生動傳神地演繹了南宋宮廷清貴的審美意趣,後世的日本茶道宗師和鑑藏大家亦深以為然,對之青睞有加。

参考:佳士得
拍賣 13915
古韻天成 ─ 臨宇山人珍藏 (二)
紐約|2016年9月15日
拍品717
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盤口瓶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拍品717 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盤口瓶
拍品717
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盤口瓶

成交總額 USD 605,000
估價 USD 200,000 – USD 300,000

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盤口瓶
10 ¾ in. (27.3 cm.) high, Japanese double wood box

來源
中島洋一 (1950 至 1960 年代東京日本橋水戶忠茶道館主人) 珍藏。

文獻及展覽
文獻
佳士得,《古韻天成:臨宇山人宋瓷珍藏展覽》,香港,2012 年,178-179頁,編號76。

展覽
佳士得,《古韻天成:臨宇山人宋瓷珍藏展覽》,香港,2012年11 月22至27日;紐約,2013年3月15至20日;倫敦,2013年5月10 至14日。

拍品專文
瓶盤口,長頸,折肩,直筒腹,淺圈足。內外施青釉,胎骨稍厚。頸部兩側置鳳耳。

此器形制因似造紙打漿所用槌具,亦稱紙槌瓶,為宋代常見的瓶形,而於瓶頸兩側附貼雙耳,則為南宋龍泉窯所特有,見鳳耳及魚耳兩種。除了清宮舊藏數例,此造型亦深受日本藏家所青睞,稱之為砧形瓶。東京根津美術館2010年舉辦《南宋の青磁》展覽中,曾展出多件日本知名收藏的龍泉鳳耳或魚耳瓶,見展覽圖錄17-25號。其中一件藏於京都常盤山文庫的例子與此器甚為相似,高度亦相仿(高 27.5 公分),見圖版20號。

参考:佳士得
拍賣 3263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香港|2013年11月27日
拍品3278
南宋 龍泉青釉雙鳳耳瓶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拍品3278 南宋 龍泉青釉雙鳳耳瓶
拍品3278
南宋 龍泉青釉雙鳳耳瓶
拍品3278 南宋 龍泉青釉雙鳳耳瓶
拍品3278
南宋 龍泉青釉雙鳳耳瓶

成交總額 HKD 4,600,000
估價 HKD 3,000,000 – HKD 4,000,000

瓶盤口,長頸,折肩,直筒腹,淺圈足。內外施梅子青釉,胎骨稍厚。頸部兩側置鳳耳。足沿塗赭色汁。

此器形制因似造紙打漿所用槌具,亦稱紙槌瓶,為宋代常見的瓶形,而於瓶頸兩側附貼雙耳,則為南宋龍泉窰所特有,見鳳耳及魚耳兩種。除了清宮舊藏數例,此造型亦深受日本藏家所青睞。東京根津美術館2010年舉辦《南宋の青磁》展覽中,曾展出多件日本知名收藏的龍泉鳳耳或魚耳瓶,見展覽圖錄17-25號。其中一件藏於京都陽明文庫,被列為重要文化財的例子與此器甚為相似,高度亦同,惟釉表片紋較為明顯,見圖版17號。

拍品專文
The mallet-form vase, or kinuta vase, was greatly admired by Japanese as well as Chinese patrons during the Song and Yuan periods for the fine quality of its celadon glaze. Indeed, the name kinuta, although referring to a shape, has come to be specif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most esteemed Longquan glaze colour. This has been described by G. St. G. M. Gompertz as ‘ethereal bluish green’, by Chinese connoisseurs as fen qing, and the vases overall have been described by Japanese connoisseurs as ‘graceful forms and dripping blue-green glaze’. See G. St. G. M. Gompertz Chinese Celadon Wares, London, 1980 ed, p. 148. It has been suggested by several scholars that this shape, despite resembling a paper mallet, may in fact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as a glass vase or bottle from the Islamic west, probably Iran. Fragments of glass vessels of this shape were found in 1997 among the excavated material from the cargo of the Intan wrecked ship excavated off the Indonesian coast. This ship is believe to date to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

The mallet vase shape is known in three main variants from the Longquan kilns. Very rarely it was made without handles, as in the case of a vase in the Palace Museum, Beijing. See Porcelain of the Song Dynasty (II),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reasures of the Palace Museum, Hong Kong, 1996, p. 112, no. 100. The majority of these vases, however, were made with two elaborate handles, either in the form of phoenix, as in the case of the current vase, or in the form of fish, as exemplified by another vase in the Beijing Palace Museum, Porcelain of the Song Dynasty (II),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reasures of the Palace Museum, Hong Kong, 1996, p. 110, no. 98.

Compare to a group of kinuta vases applied with either dragon or phoenix handles in important collections in Japan, included in the exhibition Heavenly Blue: Southern Song Celadons held at the Nezu Museum, Tokyo, and illustrated in the Catalogue, pp.46-53, nos. 17-25, amongst which is a very similar example of identical height, covered in a crackled glaze from Yomei Bunko, Kyoto, see p. 46, no. 17, which is registered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Property.

参考:佳士得
拍賣 2832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香港|2010年12月1日
拍品3103 南宋 龍泉窰青釉雙龍耳盤口瓶
A LONGQUAN CELADON MALLET VASE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拍品3103南宋 龍泉窰青釉雙龍耳盤口瓶
拍品3103南宋 龍泉窰青釉雙龍耳盤口瓶

成交總額 HKD 680,000
估價 HKD 600,000 – HKD 800,000

來源
A Japanese private collection, Kansai

拍品專文
The mallet form vase, or kinuta vase, was greatly admired by Japanese as well as Chinese patrons during the Song and Yuan periods for the fine quality of its celadon glaze. Indeed, the name kinuta, although referring to a shape, has come to be specif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most esteemed Longquan glaze colour. This has been described by G. St. G. M. Gompertz as ‘ethereal bluish green’, by Chinese connoisseurs as fen qing, and the vases overall have been described by Japanese connoisseurs as ‘graceful forms and dripping blue-green glaze’. See G. St. G. M. Gompertz Chinese Celadon Wares, London, 1958, p. 51.

The mallet vase shape is known in three main variants from the Longquan kilns. Very rarely it was made without handles, as in the case of a vase in the Palace Museum, Beijing. See Porcelain of the Song Dynasty (II),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reasures of the Palace Museum, Hong Kong, 1996, p. 112, no. 100. The majority of these vases, however, were made with two elaborate handles, either in the form of phoenixes, as exemplified by another vase in the Beijing Palace Museum, ibid. p. 110, no. 98, or in the form of fish as in the case of the current vase. The variant with fish handles is much rarer than that with phoenix handles. The fish have dragon heads, and this has led to them being called dragon handles or dragon-fish handles by some authors.

A mallet vase with dragon-fish handles was excavated in 1983 from a Southern Song tomb at Congyangxian. See Zhu Boqian, ed., Celadons from Longquan Kilns, Taipei, 1998, p. 149, no. 116. Another larger example sold at Christie’s New York, 19 March 2008, lot 561.

参考: 拍卖结果 > 香港苏富比2019年五月中国艺术品拍卖会 > 天民楼﹕历代华瓷萃集 > 宋 龙泉青釉如意耳盘口瓶

天民楼﹕历代华瓷萃集 拍卖信息 Lot 8 宋 龙泉青釉如意耳盘口瓶
天民楼﹕历代华瓷萃集
拍卖信息
Lot 8 宋 龙泉青釉如意耳盘口瓶
天民楼﹕历代华瓷萃集 拍卖信息 Lot 8 宋 龙泉青釉如意耳盘口瓶
天民楼﹕历代华瓷萃集
拍卖信息
Lot 8 宋 龙泉青釉如意耳盘口瓶

估价:200,000-300,000 HKD
成交价: 275,000 HKD (含买家佣金)
尺寸:17 公分, 6 3/4 英寸

拍品说明:
来源: 1985年购于香港

参考:苏富比
2017纽约亚洲艺术周春季拍卖会
中国艺术珍品
宋至元 龙泉窑青釉双耳小瓶

中国艺术珍品 拍卖信息 Lot 650 宋至元 龙泉窑青釉双耳小瓶
中国艺术珍品
拍卖信息
Lot 650 宋至元 龙泉窑青釉双耳小瓶

估价:8,000-12,000 USD
成交价: 62,500 USD (含买家佣金)
尺寸:高13.9 cm

拍品说明:
来源: Eugene Bernat伉俪收藏 苏富比 Parke Bernet,纽约,1980年11月7日, 编号148 展览: 《Exhibition of Chinese Ceramics: Lent by Mr. and Mrs. Eugene Bernat》,波士顿美术馆, 波士顿,1947年,编号90 《Chinese Ceramics of the Sung Dynasty》 ,Currier Gallery of Art,曼彻斯特,新罕不什尔 州,1959年,编号33 《Chinese Art》,Smith College Museum,北安 普敦,麻省,1962年,编号121

参考:香港苏富比
12月亚洲艺术品拍卖会
中国艺术品
明十四/十五世纪 龙泉青釉双凤耳盘口瓶

中国艺术品 拍卖信息 Lot 284 明十四/十五世纪 龙泉青釉双凤耳盘口瓶
中国艺术品
拍卖信息
Lot 284 明十四/十五世纪 龙泉青釉双凤耳盘口瓶

估价:40,000-50,000 HKD
成交价: 212,500 HKD (含买家佣金)
尺寸:高15.7cm

参考:故宫博物院【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故宫博物院【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故宫博物院【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龙泉窑青釉凤耳瓶,高17.5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6.3厘米。

瓶小盘口,直颈,折肩,直腹,圈足。颈部两侧各置一凤耳。灰白色胎,通体施青釉,釉面开片纹,釉色青翠莹润。

南宋时的龙泉青瓷特别讲究釉的色调。窑工们以多次上釉和改变釉的配方技术,烧成粉青、梅子青两种釉色,代表着我国青釉烧制的最高水平。在厚釉失透的情况下,北宋龙泉青瓷盛行的刻、划花装饰已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堆塑和浮雕技法。

此瓶唯以典雅的风韵、秀美的造型、莹润的釉色,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撰稿人:蔡毅

关键词: 龙泉窑 青釉 开片 青瓷 梅子青 划花 浮雕

参考:香港苏富比
2018年五月拍卖
中国艺术品
南宋 龙泉青釉凤耳盘口瓶

中国艺术品 拍卖信息 Lot 372 南宋 龙泉青釉凤耳盘口瓶
中国艺术品
拍卖信息
Lot 372 南宋 龙泉青釉凤耳盘口瓶

估价:70,000-90,000 HKD
成交价: 125,000 HKD (含买家佣金)
尺寸:18.9 cm

参考:保利香港2018秋季拍卖会
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元 龙泉双耳瓶

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拍卖信息 Lot 3611 元 龙泉双耳瓶
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拍卖信息
Lot 3611 元 龙泉双耳瓶

估价:120,000-180,000 HKD
未成交
尺寸:高19.3cm

拍品说明:
来源伦敦邦瀚斯,2014年11月6日,编号172此拍品口部折沿平斜,口缘微具圆棱,宛若盘口。长颈为管状,两侧置双鱼耳,鱼形肥厚,首、眼、鳞片均清晰可见。斜肩折进,下腹渐敛,浅底挖为足。器通体施龙泉青釉,釉质纯正细腻,色泽幽深欲滴,青翠可人。此器形制因似造纸打浆所用槌具,亦称纸槌瓶,为宋代常见的瓶形,而于瓶颈两侧附贴双耳,则为南宋龙泉窑所特有。

参考 :北京保利
2015春季拍卖会 2015-06-07
稽古——中国文房艺术
龙泉青釉双凤耳瓶

6859 明 龙泉青釉双凤耳瓶
6859 明 龙泉青釉双凤耳瓶

尺  寸:高17cm
估  价: 20,000-30,000
成 交 价: RMB 69,000

此瓶所附双耳似为凤首,为开片青釉,釉质醇厚莹润,开片自然,胎骨敦厚坚致,古韵悠然。瓶身满冰裂开片,积釉处青绿色,釉薄处略泛月白色。龙泉窑窑址在浙江西南部龙泉境内,烧造瓷器的时间从宋直至清代,约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下》第110页

参考: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0-12-06 北京亚洲大酒店
5周年秋季拍卖会 中国古董珍玩(一)
粉青双凤耳瓶 (一对)编号: 5253

粉青双凤耳瓶 (一对)编号: 5253
粉青双凤耳瓶 (一对)编号: 5253

拍品信息
估价 200,000至300,000
成交价 224,000
规格 高19cm

拍品描述
圆唇,盘口,长颈,带双凤耳,丰肩,近圆腹,平底。通体施粉青釉,高贵大方。整器胎质细腻坚实,紫口铁足,内外全施粉青釉,釉层肥腴,略带乳浊,色泽温润,光敛内藴,类玉似冰,扣之有金石之声,所谓“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应是如此。外壁光素,线条优雅,外形大气古朴、典雅高贵。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龙泉窑釉色苍翠,不事雕饰,亦为世人所爱。随着时代的延续,此种粉青釉凤耳瓶存世极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南宋龙泉窑极品,也代表了宋代龙泉青瓷发展的最高水平,值得藏家收藏珍爱,细细地凝视,静静地品味,体会当年的此份闲情雅致,遐想品味宋代文人那份特有的风姿绰约芬芳清逸的儒雅。

参考:百盛隆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4年香港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2014-03-07
中国书画、瓷器、玉器、杂项专场
官窑双凤耳瓶 编号: 182

官窑双凤耳瓶编号: 182
官窑双凤耳瓶编号: 182

拍品信息
起拍价1,200,000至1,200,000
成交价–
规格口径:7cm 高:17.3cm

Recently view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