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赏石漫谈系列之六 太湖石雅意隽永

2014年06期收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国人耳熟能详的话,一定程度上形象地说明了苏杭的繁荣和繁华。苏杭有此赞誉,主要得益于杭州的湖山风光和苏州的园林景致。试想若无西湖和园林,苏杭又会怎样?苏州园林,秀美如画。它的闻名,除建设者的艺术妙思外,那就得数重要的用材太湖石了。“园无石不秀,园因石而名”,苏州园林的清、幽、淡、雅,诗情画意,只有在太湖美石的辉映衬托下,才显得更加秀美、灵动,富有韵致,充满生命。苏州园林,驰名中外,可以说太湖石功不可没。

赏石 白色太湖石摆件 临渊阁主 自藏

太湖石,因产江苏太湖地区而得名。又称湖石、窟窿石、假山石和洞庭石。主要分布于环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东山、宜兴一带。以鼋山和禹期山、三山、龟山、鼍山最为著名。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苏浙两省的交界处,长三角的南部。约在百万年前,太湖还是个海湾,后逐与大海隔绝,变成了内陆湖泊。受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其面积日趋缩减,水位渐渐降低,湖底慢慢潜出,地质造地运动遗留下的丰富石材,逐渐被人们发现、捞取和使用。加之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使用和运输十分便捷,所以太湖石开采的历史比较悠久,传播范围也较为广范。北宋陶谷《清异录》记载,五代后 晋时代已有人开始玩赏,到唐代就特别盛行。唐相牛僧孺就酷爱收藏太湖石,白居易称他“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在《云林石谱》、《素园石谱》、《研北杂志》等古籍中都有对太湖石的记述,白居易、刘禹锡、范大成等文人也有诸多诗文赞之。

太湖石,是石灰岩长期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水的溶蚀,逐步形成的。通灵剔透,姿态万千,涡洞相套,宛转险怪,刚柔相济,动静互和为其主要特征(图1~图4)。其分类方法主要有五种:

一是按出产环境分为水石和旱石。

颐和园玉澜堂觅“母子石”
颐和园玉澜堂“母子石”
颐和园里还有两块石头“母子石”,与清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母子石”位于玉澜堂内。玉澜堂是光绪皇帝在颐和园的寝宫,就方位来看,玉澜堂东临上朝处理政事的仁寿殿,西北靠近慈禧居住的乐寿堂,后有光绪皇后隆裕居住的宜芸馆。
在玉澜堂正门外有一对守门的石头,高约2米,是极普通的两块岩石,左为钟乳石,右为角砾灰石,石体既无形又无纹理,质粗平淡毫无生气,但却是慈禧太后命人特意从静宜园(香山)移来的。此两块石头何以被慈禧老佛爷如此稀罕?自有一段曲折生动的故事在其间。
传说此二石绝非园林造景之置石,乃慈禧太后以“母子”之情为喻,告诫光绪所立的二石。光绪初登帝位时年仅5岁,慈禧借此垂帘听政,至光绪十三年皇帝亲政时,慈禧仍控制朝政,并握有任免大臣的权力。而光绪血气方刚,是一位想有一番作为的青年,同时又受其师翁同龢的影响,想摆脱慈禧的控制。光绪二十一年,满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国内外危机日益严重,光绪受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思想的影响,欲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慈禧察觉此举后,惧怕变法推行会威胁她的统治地位,特意在光绪的寝宫门前设置了这两块石头,称之“母子石”,欲以母子之情牵制光绪,并明确告诫光绪不能摆脱她的控制。
189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戊戌变法,朝廷官员分成了以光绪为首的变法维新派和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这场斗争波及朝廷内外及全国上下,而斗争的主要场所就在颐和园。光绪在多次听取改良派的意见并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上谕”,宣布变法的政治纲领,又陆续颁布数十道改革诏令,这对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来说无疑是一颗重型炮弹。慈禧立即进行反击,用她的权术策划种种阴谋,于9月21日的清晨发动政变,发布“上谕”说光绪有病请太后再次“训政”。她废除了变法法令,下令逮捕康有为、谭嗣同等改良派,囚禁光绪于中南海的瀛台,后又转移到颐和园的玉澜堂。这时的玉澜堂已完全改了模样,前后左右修了砖墙,门口有太监站岗,封闭成一座监狱。光绪完全失去了行动自由,御膳也一落千丈,“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
现在的玉澜堂已基本恢复了皇帝寝宫的面貌,但是为了使中国历史上的戊戌变法留些实物,东西配殿的暗墙依然保持着原样,使这座古建筑更具有了其历史文化的韵味。“母子石”原封未动,作为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留给后人的思考。

水石是在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 石表嶙峋,石性坚实,石质滑润。唐吴融的《太湖石歌》,就生动地阐述了太湖石的成因和水中开采的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 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为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明计成《园冶》曾有:“苏州府所属洞庭山,石产水涯,唯消夏湾者为最。性坚而润,有嵌空、穿眼、宛转、怪势……其质文理纵横,笼络起隐,于石面遍多坳坎,盖因风浪中冲激而成……”真是“漱成一朵孤云势,费尽千年白浪声”。太湖水石从古至今,采已久矣,明代就基本开采殆尽,今尚鲜见。旱石是从山上挖取之石,石面平坦,枯而不润,逊于水石。现苏浙地区所产太湖石多是旱石。

二是按产地分为太湖石和类太湖石。

类太湖石是因其形其质类似太湖石而得名。它分布广泛,产量较大,辽宁、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广东等地皆有出产(图5、图6为安徽巢湖石)。

图6为安徽巢湖石
图6为安徽巢湖石

三是按石色分为六种。

分别为灰色(图7)、白色(图8)、青黑色(图9)、黑色(图10)、红色(图11)、黄色(图 12)。太湖石灰色最多,白、黑、红等色较为少见。

赏石 玲珑石摆件 石供 红太湖石摆件 临渊阁主 自藏

四是按规格分为大、中、小三种。

大可在园林中独置或组置,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图13)、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目前在我国园林景区中,仅独置的清代以前的景观太湖石就有一百多件,如苏州十中的“瑞云峰”、北京中山公园的“青莲朵”、青州偶园的“福寿康宁”、曲阜孔府的“万仞峰”、潍坊十笏园的“镂云石”、扬州个园“龙骨石” 、南京瞻园的“仙人峰”、上海秋霞园的“缀华”等,可以说太湖石是在我国园林中应用最多的石种。中小太湖石可堆叠假山,群置或散置,多采取土包石或石包土两种形式。也可砌筑驳岸、石矶、汀步等,造型奇特并有观赏价值的可配座清供、把玩或制作山水盆景(图14~图19)。

苏州留园的“冠云峰”
苏州留园的“冠云峰” 相传为北宋 宋徽宗 “花石纲”遗物,冠云峰重五吨,高六点五米,冠云峰之名园其石颜高峰,四展如冠,取《水经注》中 “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索峻,腾云冠峰,高霞云岭”之句,形神兼备,冠云峰之名由此而来。
上海豫园的“玉玲珑”
上海豫园的“玉玲珑”
北京中山公园的“青莲朵”
北京中山公园的“青莲朵”
南京瞻园的“仙人峰”
南京瞻园的“仙人峰”
童子拜觀音石
南京市玄武區玄武湖公園 童子拜觀音石
環洲西北部假山前的兩塊太湖石,因其形態而得名,原為北宋花石綱遺物,明初被收入中山王徐達府中,1954年由全福巷遷至現址,其中觀音石高6.3米,寬0.9米,頂如披帽,身形玉立,童子石形態虔誠恭敬。
上海秋霞园的“缀华”
上海秋霞园的“缀华”

五是按品貌可分为单件和统货。

单件是单独可供观赏的太湖石,以块定价,用以室外景观置放等。统货是按吨或按车定价,用以堆叠假山等,其审美价值需通过组合才能产生或提升。

颐和园园中园叫“乐寿堂”,院内有一块横卧在汉白玉石巨石,名叫“青芝岫”
颐和园 园中园 乐寿堂 “青芝岫”
产自北京西南房山区的汉白玉巨石,是四百多年前明朝官员米万钟发现的。相传米万钟是宋代米芾后嗣,爱石成癖,人称“友石先生”,他一生走访了很多地方,爬山涉水,不畏艰险,收藏了大量奇形怪石。
过去的北京海淀,荒地非常多,米万钟相中了一片风水极佳的荒地,便派人开垦,精心设计,用心营造了一处园林,取“海淀一勺”之意,命名为“勺园”(今北京大学校园内)。米万钟为了寻求勺园中的置石,不辞辛苦踏遍京郊荒山野岭。
某一日,米万钟来到大房山寻石。他发现一块长8米、宽2米、高4米的巨石,此石经自然风化后,通体千孔百穴,嶙峋瘦透,堪称奇石。米万钟痴劲大发,欲将此石搬到北京府内收藏,可是石头太大太重了,人抬不起,马拉不动。有人给他献策说,秦始皇修长城时,不是用修水道的办法搬运山石的吗?米万钟觉得也只有这个办法了。遂雇用百余人,开山铺路,又在路旁每隔三里打一眼小井,五里打一眼大井。在严冬以水浇路,大道一直修到了房山大石窝,用四十匹马拉着巨石在结冰的路面上滑行运输。如今,在房山、丰台还有不少叫大井、小井的古村,究其背景就跟米万钟运石有关。
米万钟为运这块大青石,花了不知多少钱,当巨石被运到平原区域的良乡时,不少朝中官员和文人都慕名去欣赏这块巨石,这一盛况也惊动了魏忠贤私党。米万钟对奸臣当政者不平不谀,魏忠贤手下私党名列五虎之一的倪文焕假造罪行,诬害米万钟,使他获罪丢官,这块震动京都的灵秀巨石从此被搁置在良乡,中止运送。米万钟生怕说出真情会惹出更大祸患,就假托因运石财力耗尽,只好丢弃路边,尔后人们越传越出奇,人们就把这块大青石叫做“败家石”。
米万钟身后,这块石头被弃放在原地,一些文人闲客常到良乡凭吊,舞文弄墨抒发思念之情。百年之后,乾隆皇帝到西陵祭祖归来,走到良乡看到了这块姿态不凡的“败家石”,并对其赞不绝口,爱不释手,他如获珍宝,欲将其移到颐和园中。当时乐寿堂的正门“水木自亲”已经修好,为了将“败家石”运进乐寿堂,乾隆皇帝不惜拆墙破门,将其安放在乐寿堂前,又在它左右分别竖起了两块形状别致的柱状太湖石,以烘托之。
皇太后得知此石来历后道:“此石既败米家,又破我门,其名不祥!”因此大为不悦。乾隆把此石置在乐寿堂后,经常观望欣赏,考虑到母亲的讳忌,根据此石的形状和润色,取意石岩突兀如青芝出岫,起名“青芝岫”,并将三个字刻在石头上。大臣和太监们等非常领悟乾隆的爱石心态和用意,各施技艺,渲染“青芝岫”之美,赞美其中的吉祥神韵和皇权象征,竭力说服太后接受这块“败家石”,最后太后认同了此石。乾隆称心如意,就赐名“青芝岫”,又挥笔题写了“神瑛”、“玉秀”四个大字,还命大臣们题字写诗,都刻在大青石上。
三百多年过去了,这块“青芝岫”依然安置于乐寿堂前,每天熙熙攘攘的游客在这里欣赏昆明湖的湖光山色和乐寿堂的精致恢弘时,定会注意到这块巨石。当然,奇石“青芝岫”这一称谓并不好记,反而是“败家石”这个俗名容易引起大家的好奇心。
颐和园丈人石
颐和园 “丈人石”
在北京颐和园长廊的最西头,有一座典雅别致的庭院,名日石丈亭,与长廊的另外四座亭子留佳亭、寄澜亭、秋 水亭、清遥亭寓意一年中的四季景观齐名。石丈亭中藏有一块十分珍贵的南太湖石,高近4米,宽1·5米,石体完整,石色青润,宛转百曲,逶空崎峭,厚重饱满,四面皆可赏玩。静观此石,犹如一位老丈,慈眉善目,傲然挺立,堪称京城名石之冠。石下衬圆形纹饰石座,雕饰精巧,细腻极具帝王风范。“石丈”典故出自 宋米芾任无为知军时,对官衙立石下拜,口称“石丈”的千古佳话。
石上刻有乾隆题诗一首御题诗:“岳立真堪称丈人,莓苔烟雨渍龙麟。元章磬折何妨癖,奚事当年白简陈。甲戌题石丈亭 御笔 印章(乾隆宸翰)”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

太湖石是我国著名的观赏石,也是最佳的堆叠假山的重要材料。其质地坚硬,体形圆润,线条柔曲,变化丰富,这些都有助于石叠拼接的自然接形、合纹、顺势和贯气。石呈灰色,朦胧低隐,也有利于与其他色彩搭配协调。太湖石这些天然形成的优秀品质,造就了用其垒砌的假山,自然天成,居然独立,从容酣畅,卓尔不凡。

苏州是太湖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园林中的假山多用太湖石垒砌,这乃“天时、地利、人和”之故。历代能工巧匠在有限的场地空间上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景致,使苏州园林中的假山各具特色,“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三山五岳,百洞千壑,雕镂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正可谓:“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苏州园林赏石,浓缩了自然与人文的精华,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一座座园林,好似一首首无声的诗,一幅幅立体的画,极具文人气息,充满艺术韵味,它既是我国叠石造园的典范,也是太湖石最好最集中的展示。

仁寿殿内有寿星石
仁寿殿 “寿星石”
与“败家石”不同,颐和园内还有一块来自“勺园”的奇石,它有一个很好的名字,叫“寿星石”。“寿星石”位于仁寿殿门内正中,连石座高约5米,宽2米,正面欣赏这块奇石,其轮廓酷似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因此将此石称为“寿星石”。
寿星石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颐和园时从勺园移来的。明代灭亡后,勺园归清代官家所管,不久建为弘雅园。康熙年间,该园被赐给郑亲王作为府邸,康熙亲自为该园题写“弘雅园”三字;乾隆时期,弘雅园改为集贤院,赐给文华殿大学士和坤,和坤大肆扩建,并将其改名为漱春园,使其成为当时京西的一座名园;嘉庆四年,和坤被治罪,漱春园被收归内务府,改为墨尔根园;民国八年(1919年),墨尔根园被卖给了京师大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前身,而这块“寿星石”最早的收藏者是出自一代石痴米万钟的勺园、还是郑亲王的弘雅园、亦或是和坤时代的漱春园、还是后来的墨尔根园,现在已无从考证。不大的园林在400年间跑马灯似的换过五次主人,“寿星石”的身世也成为了永远的秘密。
如今,当游人步入颐和园仁寿门,一眼便可以看到这块“寿星石”,巨石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闪烁着睿智的目光,迎接着清晨的日出与瑰丽的晚霞,让游人在这优美的皇家园林中发出一丝怀古的感慨,叹一回岁月的苍桑。

清李渔《闲情偶寄》云:“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 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太湖石集山水之大成,经千万年风浪的揉搓,最能体现瘦、绉、漏、透的特征,所以也最为历代文人所喜爱,故又称文人石。

琼苑西门外太湖石 
琼苑西门外太湖石 琼苑西门位于御花园的西南角,是西六宫夹道通向御花园的入口。琼苑西门靠近夹道的一侧,有一块太湖石。此太湖石体形硕大,高约1.6米,最宽处约1.2米,坐落在高约0.93米的长方形须弥座上。石头呈灰白色,左侧下部凹进,右侧端部近似竖直状。其造型符合“瘦、漏、皱、透”的特点。“瘦”是指石头体形纤瘦、富有曲线,“漏”是指石头玲珑剔透、涡洞相通,“皱”是指石头体态起伏,凸凹有变,“透”是指石头纹路直通、浑然天成。相应的,此石整体棱角分明,造型独特;孔洞遍布石身,尺寸较大,且多有贯通;各部位凸凹相间,犹如犬牙交错;石头尽管为风化形成,但表面纹理较为清晰,粉末状部位较少。而从人文意蕴角度而言,此石虽为自然形成,但坚硬的质地给人“古拙”之美,遒劲的形态赋以人阳刚之感,表面的“皱”又产生类似水波的视觉,给人以山水环绕、动静相宜的遐想。

太湖石因形取胜,朴素飘逸;贵在色简,以简驭繁。虽无物可象,抽象居多,但更加彰显石之本质,也最能体现我国艺术“以意为象”的精神本色。其形的丰富变化与空灵流动,其色的灰蒙内敛与低调包容,最合文人雅士推崇的中庸之道,顺应他们平和、散淡、高雅、隐约、浪漫、变异的艺术追求和外柔内刚的文人风骨。“来往千古后,殷勤有余情”,虽岁月蹉跎,但时间与世风也不曾使它有丝毫的缺失和隐晦,太湖石依然风采如初,风韵不减。愈久愈珍,历久弥新。

古人崇尚的审美形式和审美观照,仍具有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时至今日,好在古风犹存。君不见风清月朗,品茗观石,抚琴低吟,意与古会,千秋如对,素尚心冥。那清雅隽永的太湖之石,仿佛流溢出丝丝幽幽淡淡的诗韵茶香,我仿佛也感觉到那太湖壮波中缕缕缥缥缈缈的春色秋意。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