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赏石漫谈系列之五 蒿华明洁唯昆石

中国赏石兴起于文人。文人雅士善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一个新的石种,发现其与众不同的独特,从中享受那份与现实已渐远的逍遥与清静。文人的首肯,是一个石种得到社会认可和推崇的前提。作为传统四大名石之一的昆石,也不例外。

《玲珑玉》 清代昆石 姜敏 藏
《玲珑玉》 清代昆石 姜敏 藏

昆石,自唐代发现就闻名遐迩。晶莹洁白、剔透玲珑、峰峦嵌空、清雅奇妙为其主要特征(图1)。昆石的珍贵,全在于它的白和虚。白乃洁,虚乃灵。这正契合了文人雅士的道德操守和精神追求。清徐崧、张大纯在《百城烟水》中说:“土人掘取鬻之,为书斋供玩。”文人雅士以得昆石为荣,重金求取,吟诗作赋,赞誉不绝。宋代陆游曾写有“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值”之句。在他的五言诗中,也充满了对昆石的向往:“奈何不厚颜,尤物更乞取。但怀相知心,岂惮一开口。”元代诗人张雨在《得昆山石》中云:“昆邱尺璧惊人眼,眼底都无蒿华苍。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清代归庄在《昆山石歌》中写到:“昔之昆山出良璧,今之昆山产奇石……神工鬼斧斫千年,鸡骨桃花皆天然。侧成堕山立成峰,大盈数尺小如拳。奇石由来为世重,米颠下拜东坡供。”我们从诗人的赞美中,可以感知他们对昆石的神思和珍爱。文人的衷情,引领着大众的热情。昆石,千余年来,历久不衰,深受青睐,这或许便是其中的原因吧。

蒿华明洁唯昆石
蒿华明洁唯昆石

昆石,产于江苏昆山市玉峰山(古称马鞍山,图2),又名玲珑石和昆山石。史料载,昆石产土中,“于深山中掘之乃得”,“多为赤土积渍,既出土,倍费挑剔洗涤”,洗涤后颜色洁白,“以色白者为贵”,其形状“无耸拔峰峦势”,表面却“磊岩透空”,“玲珑可爱”,“块愈大则世愈珍”。昆石系石英脉在晶洞中长成的晶簇体,呈网脉形状,以色白如雪为上,与太湖石、雨花石并列为江苏三大名石。昆石有十多个品种,皆以外部形态的象形来命名,其中鸡骨峰、雪花峰、海蜇峰、胡桃峰为昆石的主要品种,在昆石中也较为名贵。

蒿华明洁唯昆石
蒿华明洁唯昆石

 

 

1.鸡骨峰(图3),由众多薄如鸡胸骨的半透明石片组成,它洁白细腻,质地如玉,石片如板,纵横交叉,排列自然,透光性强,晶莹可爱。其又分薄、厚两种,以薄鸡骨为佳,它是昆石中较好的品种。

鸡骨峰(图3)
鸡骨峰(图3)

2.雪花峰(图4),形如雪墩,像雪花堆积而成,纤细而精致。其石质晶莹洁白,玉感温润。有大小雪花之分,以小雪花最为名贵。

雪花峰(图4)
雪花峰(图4)

3.海蜇峰(图5),石表纹理遍布,层层叠叠,形如海蜇。其石质坚硬润泽,气质浑朴,色白略带浅青。

海蜇峰
海蜇峰

4.胡桃峰(图6),石体上的结块状如胡桃,石质与海蜇峰相似,色泽稍逊雪花和鸡骨。石表皱纹遍布,突兀聚集,晶莹圆润,结构玲珑。

5.杨梅峰(图7),石峰表面长有诸多小型圆球石体,上布晶莹的芒刺,宛如杨梅,故名杨梅峰。杨梅峰与胡桃峰的形体和质地极其相似,只不过胡桃峰的桃是空心略显通透,而杨梅峰的梅小而心实,显得厚墩。

杨梅峰
杨梅峰

6.层叠峰(图8),质地洁白,是以层的表现形式相互叠加而成,形状如阁如楼。其层或宽或窄,凹处多有不规则的水晶晶簇出现。

蒿华明洁唯昆石
蒿华明洁唯昆石

荔枝峰、李子峰、蜿螺峰、蚂蚁穴峰等,皆因其石面上的石英结构犹如荔枝、李子、蜿螺或蚂蚁穴的形态而得名。

左为昆石毛石,右为清洗之后的昆石
左为昆石毛石,右为清洗之后的昆石

昆石个性独特,具有“五小两怕”的特点:

一是蕴量小。灵璧、太湖和英石,储域较广,储量较大,而昆石仅玉峰山独有。玉峰山海拔80多米,东西长600米,南北百余米,且山上大部分石头还不是可供收藏的观赏石。

二是产量小。昆石存于岩石裂缝中,每窝所产形态各不相同,每窝就是一个小的品种,所以产量非常少。

三是体量小。昆石一般大小仅尺许,少见大材。

四是存量小。由于宋代以来历代政府屡颁禁令,严禁开采,加上昆石本身石片薄脆,因此也影响到昆石的保存和流传,故存世量不多。

五是流传范围小。昆石因蕴藏量小,又严禁挖掘,故物贵因稀,造成一般人买不起,物稀而珍,又造成一般人买不到的局面,所以昆石藏品多在本地,外地较少,因此传播范围不大。

“两怕”:

一怕把玩。因昆石质脆易裂,外表皆毛刺起伏,故不宜盘摸把玩。

二怕灰尘,昆石色白多孔,积尘既难清理又碍观赏,所以最好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

为更好地保存、展示和宣传昆石,昆山市政府于1997年建立了占地900平方米的昆石馆。该馆坐落在玉峰山东麓,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昆石藏馆。馆内藏石50多块,其中两块乃镇馆之宝,也是目前仅存的昆石巨峰。一石为《秋水横波》(图9),高1.6米,宽0.8米,厚0.6米,重约1吨。一石为《春云出岫》(图10),高1.8米,宽0.85米,厚0.8米,重约1.5吨。两方古石均出自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晶质不现,均呈黄锈色,它们能流传至今,弥足珍贵。

近年,在浙江、安徽等地相继发现了与昆石相似的石头,因其结构、质地、色泽有所类同,被人们称为“类昆石”(图11为福建昆石)。但两者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过“类昆石”的出现,缓解了收藏需求与昆石资源极度匮乏的矛盾。

图11为福建昆石
图11为福建昆石

昆石除了置座欣赏外,还可作盆景(图12《雪江帆影》)和盆栽的材料。人们利用昆石色白、多孔、吸水、喜湿的特点,与菖蒲结合,一白一绿,置于古盆之上,清水之中,成为清赏的又一形式。白绿相间,凝翠悦目,灵秀雅致,令人心升丝丝清气(图13)。

其实,在我国观赏石中,白色的品种并不少见,如白灵璧、白英石、白太湖、白风砺、宣石等,但色白而石质呈晶簇网状、石体多剔透空灵的,却唯有昆石。昆石的这一独特之处,突显了其构建品质和审美价值。把石质的纯净度、结构的空灵度和石体的完整度,三度合一作为衡量昆石优劣的标准,是有一定道理的。“眼见尺壁,如临蒿华”,是昆石带给人们的意境,蕴藏其身的晶洁、清雅、朴素、多变、虚幻、轻盈、冷逸的审美要素,便于我们更好地融会骨意飘举,惝恍迷离,丰神内涵的境界,这是其他任何一个石种都无法替代的(图14~21)。

昆石体量虽小,却可以小观大;昆石孔窍遍布,助人神思畅达;昆石无媚于世,正合士人之趣。品赏昆石,仰山岭之高,体千里之迥,寄林泉之意,圆空灵之梦,以物赋意,托情寄闲,慰藉心志,这不正是我们与昆石挥之不去的情缘吗!

参考:

昆石收藏展

昆山市观赏石协会 2020年4月  昆石收藏展

 

昆石收藏展
昆山市观赏石协会 2020年4月  昆石收藏展 清雅昆石 自在文心 昆石是昆山石之简称,产于江苏昆山市玉峰山,赏玩历史始于唐末,宋代已十分盛行。北宋文学家陆游诗曰:“雁山菖蒲昆山石, 一拳突兀千金值。”;南宋诗人曾几的《乞昆山石》诗曰:“昆山定飞来,美玉山所有。几书烦置邮,一片未入手。“元代诗人张雨在 《得昆石》一诗有“昆丘尺璧惊人眼,小朵生云润笔床。”
昆石收藏展
昆山市观赏石协会 2020年4月  昆石收藏展  中国先贤讲究“乘物游心”,又崇尚“格物致知”,古人在对“物”的观照中明心见性,以石悟道,流传至今关于昆石的诗词歌赋有三十 多首,表达了古文人对昆石的喜爱之情,也印证了饱含书卷气的昆石在赏石历史中的特殊地位。
昆石收藏展
昆山市观赏石协会 2020年4月   昆石收藏展 早已禁采的昆石成为存世量最稀少的石种之一。昆石成分为高纯度二氧化硅,硬度6.5-7度,密度高,近似隐晶体。昆石独特的自 然结构美可比拟人的心灵美:纯洁明德、风骨磊落、空明自在!
昆石收藏展
昆山市观赏石协会 2020年4月  昆石收藏展 昆石清雅至极,玲珑秀巧,温润如玉,是最适文人君子之情怀,它已成为文房雅斋、山房艺墅之雅供珍品。

  

另附古诗词中的昆石:

1、宋·石公驹《玲珑石》
昆山产怪石,无贫富贵贱悉取置水中,以植芭蕉,然未有识其妙者,余获片石于妇氏,长广才尺许,而峰峦秀整,岩岫崆yáng(山凶),沃以寒泉,疑若浮云之绝涧,而断岭之横江也。乃取蕉萌六植其上,拥护扶持,今数载矣。根本既固,其末浸蕃。余玩意于此,亦岂徒役耳目之欲而已哉。

薿薿六君子,虚心厌蒸烦。相期谢尘土,容于水石间。
粹质怯风霜,不能尝险艰。置之或失所,保护良独难。
责人戒求备,德丰则才悭。我独与之友,目击心自闲。
风流追鲍谢,秀爽不可攀。如此君子者,足以激贪顽。
小人类荆棘,屈强污且奸。一旦遇翦薙,不殊草与蕑。
视此六君子,岂容无腆颜。

2、宋·陆游《昆石诗》
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
一拳突兀千金值。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
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根蟠叶茂看愈好,
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3、宋·范成大《水竹赞并序》
昆山石奇巧雕锼,县人采置水中,种花草其上,谓之水窠,而未闻有能种竹者,家弟至存遗余水竹一盆,娟净清绝,众窠皆废。竹固不俗,然犹须土壤栽培而后成。此独泉石与俱,高洁不群,是又出手其类者。赞曰:
竹居清癯,百昌之英。伟兹孤根,又过于清。
尚友奇石,弗丽乎土。濯秀寒泉,亦傲雨露。
辟谷吸风,故射之人。微步凌波,洛川之神。
蝉脱泥涂,同于绝俗。直于高节,此君之独。
棐几明窗,不受一尘。微列仙儒,其孰能宾之?

4、宋·曾几《乞昆山石》
余颇嗜怪石,他处往往有之,独未得昆山者,拙诗奉乞,且发自强明府一笑。
昆山定飞来,美玉山所有。山祗用功深,剜划岁时久。
峥嵘出峰峦,空洞闭户牖。几书烦置邮,一片未入手。
即今制锦人,在昔伐木友。尝蒙投绣段,尚阙报琼玖。
奈何不厚颜,尤物更乞取。但怀相知心,岂惮一开口。
指挥为幽寻,包裹付下走。散帙列岫窗,摩挲慰衰朽。

5、元·郑元祐《得昆山石》
昆冈曾蕴玉,此石尚函辉。龙伯珠玑服,仙灵薜荔衣。
一泓天景动,九节涧苗肥。阅世忘吾老,苍寒意未违。

6、元·张雨《得昆石》
昆丘尺璧惊人眼,眼底都无嵩华苍。
隐若途环蜕仙骨,重于沉水辟寒香。
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
与作先生怪石供,袖中东海若为藏。

7、明·王穉登《失题》
粉蝶藏青巘,相携胜侣行。雷焚寺里塔,潮打石边城。
地想金曾布,山将玉得名。故乡无百里,已有白云生。

8、明·吴宽《玉峰》
昆冈玉石未俱焚,古树危藤带白云。
小洞烟霞藏术客,下方萧鼓赛山君。
千家居屋黄茅盖,百里行人白路分。
更上双峰最高处,沧溟东去渺斜曛。

9、清·归庄《昆山石歌》
昔之昆山出良璧,今之昆山产奇石。出璧之山流沙中,产奇石者在江东。
江东之山良秀绝,历代人才多英杰。灵气旁流到物产,石状离奇色明洁。
神工鬼斧斫千年,鸡骨桃花皆天然。侧成堕山立成峰,大盈数尺小如拳。
奇石由来为世重,米颠下拜东坡供。今日东南膏髓竭,犹幸此石不入贡。
贵玉贱石非通论,三献三刖千古恨。石有高名无所求,终老山中亦无怨。
世道方看玉碎时,此石休教更衒奇。嗟尔昆山之石今已同顽石,不劳朱勔来踪迹。

10、清·陈竺生《登马鞍山》
朗然玉山行,玉山迥绝俗。中润含粹温,外朴谢文缛。
秋风扫晴翠,凌空造起伏。取径陡层巅,路仄步移促。
深丛绿几团,因树便为屋。我来十日游,朝夕踏山麓。
俨作裴叔则,已是非分福。薜荔者谁子,见示玲珑玉。
买得一卷归,温润若新沐。自诧两袖底,居然腾海岳。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