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仿品逼真度愈來愈高,連拍賣行都走漏眼?

宋代的瓷器一般都是出土器物, 可從線條、刀工、歲月的痕迹入手,哪一樣不符合標準,便可放棄。 — 費吉 《經濟通》30/08/2022

鑑定宋代定窯器要注意這幾點!

最近百無聊賴,便走到上環荷里活道探訪一些行家朋友,順道去華樂冰室嘆一杯久違了的冰凍檸檬茶。其中一位行家朋友一見我推門入舖,便急不及待拿出一件定窯瓜棱深裝碗,問我是真是假。

瓜棱深裝碗全器滿釉,覆燒,芒口包銀邊,象牙色白釉帶不明顯的淚痕,外壁無花紋,碗心刻幾條游魚。

行家朋友跟我說瓜棱深裝碗他十年八年前花了二十多萬買回來,在店舖放了很久也賣不出,最近託一位朋友送去日本的東京中央拍賣,估價約100,000港元,誰知流拍。

聽完他講的一番話,我將瓜棱深裝碗上手細看,過了良久,我才看出破綻。

北宋定窯刻花瓜棱深裝碗 香港蘇富比  2014年成交價146,840,000港元
北宋定窯刻花瓜棱深裝碗 香港蘇富比  2014年成交價146,840,000港元

鑑定高古瓷器真假,二、三十年前行之有效的那一套現在已行不通,尤其是對定窯而言。現代的造假者針對學者專家的盲點,在多方面作出改良,務求瞞天過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很久以前已悄然無聲地在學者專家和造假者之間展開!

拍賣行業有稽查仿品、把關之責。但拍賣行業人才凋零,「磚家」充斥,看見沒有來歷的定窯器,不知如何是好之下,唯有拒之門外。因此,出現於大拍的定窯器,幾乎毫不例外全是傳承有序的拍品,而估價亦往往高出市場價很多,因為真貨難求。

北宋定窯葵口碟  J.J. Lally & Co.
北宋定窯葵口碟  J.J. Lally & Co.

我已很久沒有買賣定窯器,原因是出現於大拍的定窯器,大部分我買不起,就算買得起的,亦沒有水位。出現於二級和私人市場的定窯器大部分是高仿,偶然出現一件真品,貨主叫價往往與大拍的成交價看齊。正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網絡上很多教人鑑定宋代定窯的文章,講來講去的是白胎要薄、白釉要如象牙色、要有淚痕、要看到竹絲擦痕等等,全是紙上談兵,讀者如根據網上專家傳授的所謂鑑定秘笈,在私人或拍賣市場横衝直撞,購藏宋代定窯器,我可以寫包單,結果是輸死多過病死,絕無例外!

網上專家知道的,專業造假者不可能不知道。你要看純白胎、薄器壁、象牙白釉、淚痕、竹絲擦痕等等,專業造假者全部無料奉送。既然造假技術那麽高,依賴熱釋光檢測TL analysis是否可行?答案是否定的。專業造假者和騙子已一早攻破熱釋光檢測這一道收藏家和拍賣行業的最後防線。正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那麽,正的一方是不是就此輸了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一直認為目鑑才是王道。目鑑的意思就是僅憑眼力便可分辨古董文物的真假。眼力又是如何煉成的?眼力就是基本的古董文物知識加上實戰所累積的經驗。

痛過才會刻骨銘心這一句說話的意思是一個收藏家、行家沒有買錯過仿品,不可能掌握到目鑑的技術,亦不可能涅槃重生!

鑑定一件宋代定窯器,有幾點一定要留意:盤、碗、碟、尊、瓶等等的線條,尤其是轉折處,是否符合宋代美學的標準,亦即是說線條是否暢順、優雅。第二點要留意花紋的刀工是否俐落,毫無阻滯。第三要看歲月的痕迹。我時常講歲月的痕迹,我相信很多讀者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宋代的瓷器,一般都是出土器物,如汝窯器的傳世品絕無僅有。出土器物總有土沁、皮殼(包漿)、寶光、自然的花痕。目鑑就是從線條、刀工、歲月的痕迹這三方面落手,哪一樣不符合標準,便可放棄。

搞鑑定,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只是皮毛。有興趣搞收藏的讀者總要身體力行,多看多上手,才會心領神會。

最後不能不提的是,要充分了解定窯,一定要細讀河北曲陽定窯廢窯址的詳細發掘報告。

宋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器,一直以來貨源非常稀少, 高仿品又多,實非一般收藏家應該追求的器物。費吉 《經濟通》 20/08/2019

定窰,可能是最危險的高古瓷

最近一個新加坡收藏家路過香港,約我在上環桃花源吃午飯,問我有沒有碰到開門的定窰刻花梅瓶。同一個問題十多年來他問了不下十次,幾乎已成為我們每一次見面時的開場白!

新仿定窰刻花梅瓶  網上圖片
新仿定窰刻花梅瓶  網上圖片

 

 

 

是的,定窰刻花梅瓶非常難見到,二十多年來我只踫到一支,但有「衝」,土沁亦嚴重,再加上貨主叫價不低,我最終唯有放棄。

定窰有幾危險?十多年前一個資深行家在中國大陸走私一批高仿定窰到香港,不用一個星期以一千多萬港元全數賣給一個香港收藏家。幾個月後,收藏家聽到太多質疑的聲音後,將一部份比較厚胎的送去做熱釋光檢測,得出的報告是全部樣本最後的燒窰時間少於50年。

收藏家知道結果之後怒火中燒,將行家告上法庭要求賠償。行家不抗辯,匆匆忙忙將店鋪改名,自己匿藏在中國大陸,留下老婆另起爐灶。

行家說自己也是受害者,他宣稱他只是替貨主走盤,一千多萬的貨款大部份已交給貨主,自己只留下一百多萬佣金。事實是否如他所言,不得而知。

那一批定窰我在中國大陸見過,除了沒有皮殼之外,其他無論器型、胎、釉、裝飾工藝,仿真度都超過九成,資深行家都看走眼,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當年的貨主宣稱那一批定窰來自河北一個北宋古墓,全數裝在一個完好無破爛的瓦埕裏面,因此沒有土沁,亦即是沒有皮殼。我對他的說話半信半疑,但又找不到明顯破綻,心裏掙扎良久,最終還是放棄。

定窰器我買賣不多,總數不會超過一百件,大部份是碗、碟之類,立器只買賣過兩、三件,其中一支是金代素身玉壺春瓶。

宋五大名窰之一的定窰器,一直以來貨源都非常稀少,高仿品又多,價錢又昂貴,實非一般收藏家應該追求的器物。高仿定窰器的工藝水平有多高,我可以這樣回答:如果你根據文博系統的「磗家」提供的鑑定標準收藏定窰器,你只會一敗塗地!「磗家」紙上談兵,教你觀察「淚痕」、「竹絲刷痕」、「修足工藝」、「釉色」、「釉光」,但偏偏不提歲月的痕跡(皮殼),因為他們自己也不懂!收藏家依樣葫蘆,以「磗家」提供的鑑定標準搞收藏,不中招才怪。

現代的高仿定窰,幾乎全部來自河北曲陽的私窰。該地是宋、金定窰的發祥地,燒窰技術、裝飾工藝因此得以保存下來,與宋、金時期沒有兩樣,得空去曲陽走走、探訪一些私窰,觀察整個現代高仿定窰的燒造過程,對收藏宋、金時期的定窰器,將會有莫大裨益。

北定定窰刻蓮花碗   來源:J.J. Lally & Co.
北定定窰刻蓮花碗   來源:J.J. Lally & Co.

 

日本人從不依賴熱釋光鑑定定窰,只相信眼學,他們有何獨得之秘?關於以眼學鑑定瓷器,我跟不少日本的收藏家、行家談過,綜合他們的意見,我得出如下心得:

一、 觀察器型:宋、金時代的窰工,每一天做同一樣事情:拉胚、修胎、刻花、上釉,天天如是,正是熟能生巧,因此碗、盤的器壁薄如紙、轉折位線條流暢,給觀賞者一種秀美的視覺效果,是現代窰工所不及。

二、 觀察刻花工藝:定窰白瓷的裝飾工藝只有兩種:刻花和印花。印花用固定的陶模,圖案種類不會太多,可以細心觀察館藏、存世品的圖案,以作比較。宋、金時代的窰工以薄薄的竹片刻花,圖案、紋樣全在腦海之中,因此舉重若輕、一蹴即成,完成的圖案、紋樣給觀賞者一種巧若天成的感覺。現代窰工因為刻意模仿圖案、紋樣,因此心有所滞,落竹刀的動作自然不流暢,完成的圖案、紋樣總是給人一種刀工呆滯的感覺,正是形似而神不似。

以上兩點並非甚麽鑑定秘笈。眼學這回事不會一學便會,一定要多看、多作比較才會有進歩。收藏,說易不易,說難不難。不用心學習眼學,只是依賴熱釋光、在拍賣行買貨搞收藏,只能算是附庸風雅,離收藏家/鑑賞家之行列非常非常之遠!

 

對比法是鑑定其中一個方法, 若孤品没有參照對象, 便要靠自身的古董文物知識、經驗,以及旁證。 — 費吉《經濟通》 16/08/2022

横空出世的所謂曠世精品,是真是假誰說了算?

香港一間二線拍賣行將舉辨一場秋季拍賣會,云云拍品之中只有一件清三代官窯「清雍正青花纏枝番蓮紋六角形雙貫耳尊式瓶」。這一支拍品拍賣行既不提供底圖,又没有提供來源、估價,只叫有興趣的買家預約參觀,一切顯得神秘莫測。這是一場正式的拍賣會嗎?

店大欺客?蘇記和佳記夠不夠大?除了特别昂貴的拍品,一般拍品兩大除了任由公眾人士隨意參觀之外,還可以上手細看、拍照。一間芝麻綠豆般大的二線拍賣行竟然自設關卡、擺架子,是因為業績太好、股價不斷飊升?

拍賣行不提供來源,唯一的解釋是拍品没有來源,亦即是横空出世。這就有點奇怪。拍賣行業一直以來最注重拍品來源,没有來源、拍賣記錄的海内外孤品幾乎全部進不了拍場,因為流拍的機會甚高,除非貨主是拍賣行的大客或是拍賣行本身。

那麽,横空出世的古董文物是否從此不見天日?那又未必。它們大部分流向二、三線拍賣行。能否成功拍出,就各安天命!

真的,但没有來源的古董文物幾乎全部流向二、三線拍賣行舉辦的拍賣會,假的更是如此。在小型拍賣會出現假拍品的機會因此特別高!

不能不提的是,很多假拍品的貨主根本就是拍賣行本身。更加不能不提的是,這些假拍品很多時以天價成交,令到不明所以的普羅大眾嘩然。行家卻是見怪不怪。

在中國大陸、香港活躍的藝術媒體寫手幾乎全部不懂行。不懂行的意思是他們没有分辨真假的能力,就算是「一眼假」的拍品,他們照樣大書特書、大力吹捧。此無他,受人錢財,替人消災是天經地義之事。

藝術媒體如何評價「清雍正青花纏枝番蓮紋六角形雙貫耳尊式瓶」?「此瓶青花紋飾集清代美學之大成,瓶身九層紋飾主次分明,鋪陳繁密,乃是帝王對其地位權力的宣示,依次包括回字紋、海水浪濤紋、如意雲頭紋、纏枝蓮紋、變形仰蓮紋等。其中貫耳上之『竊曲紋』,常見於西周晚期青銅器,乃清代官窯常見仿古風格。此瓶在傳統纏枝蓮紋為主題紋飾上,融入西洋巴洛克之風,花卉枝葉皆以白料渲染,讓瓶身表現光影明暗的視覺效果。

 清雍正青花纏枝番蓮紋六角形雙貫耳尊式瓶
清雍正青花纏枝番蓮紋六角形雙貫耳尊式瓶

此瓶器型規整而未見變形,青花發色青翠濃重,是雍正朝對永宣官窯的繼承與創新並舉之理念,實為曠世精品。」

藝術媒體點睛之句是「實為曠世精品。」換句話說,藝術媒體除了認可拍品,更認為它是曠世精品!

搞鑑定,其中一個方法是對比法,亦即是將拍品與其他同樣的館藏品、傳世品比較器型、胎、釉、紋飾、畫工、款字,從而得出結論。海内外孤品因為没有參照的對象,搞鑑定就要靠自身的古董文物知識、經驗,以及旁證。

現代造假者的仿古技術有多高?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明清官窯仿品的像真度已超過九成,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得出是仿品,尤其是青花瓷。

我見到海内外孤品之時,我一般先假設它是憑空臆造的仿品,除非它没有任何破綻,我才會認可它是真品,但這種情况很少出現,因為第一眼的印象最深刻,亦最真實。第一眼看假,它往往就是仿品。

拍品的命運將會如何?我估計會流拍。結果是否如我所料?我拭目以待。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