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欣赏与青铜器探秘!

司母辛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其腹部著有“司母辛”的铭文,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河南安阳小屯5号墓发掘出土。通高80.1厘米,口长64厘米,宽48厘米。被认为是祭祀武丁“诸妇”妇好,母辛其子是对妇好的尊称。
殷墟妇好墓出土司母辛鼎,高80.5厘米,口纵47.6,口横64,重117.5公斤司母辛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其腹部著有“司母辛”的铭文,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河南安阳小屯5号墓发掘出土。通高80.1厘米,口长64厘米,宽48厘米。被认为是祭祀武丁“诸妇”妇好,母辛其子是对妇好的尊称。

导语: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块范法和失蜡法两种基本的方法,此外还有分铸法、焊接法等工艺。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商代足型盉,高57.6厘米,重4650克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商代足型盉,高57.6厘米,重4650克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 劉鼎 殷後期 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 劉鼎 殷後期 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花觚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花觚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牺尊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牺尊的整体造型是一基本写实的牛,凝重壮健。背上有三个孔穴,中间一穴放置一只小锅,是用来盛酒的;牛的腹部中空,与前后两个孔穴相通,可以往孔穴里注水后,因此是一只用以温酒的温酒器。其形制独特,是一件极为珍稀的器物。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牺尊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牺尊的整体造型是一基本写实的牛,凝重壮健。背上有三个孔穴,中间一穴放置一只小锅,是用来盛酒的;牛的腹部中空,与前后两个孔穴相通,可以往孔穴里注水后,因此是一只用以温酒的温酒器。其形制独特,是一件极为珍稀的器物。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兽面纹斝 商代中期(公元前16-前14世纪)      斝是古代盛酒器,兼作祭神的祼器,是中国最早的礼器之一。此器敞口高颈,前有双柱作帽形,下有三锥足,足部与器腹相通。袋足的作用是为了在温酒时扩大受火面积,所以有温酒的作用。器物的颈、腹部各饰兽面纹。腹部兽面纹,双目突出,带有神秘感。此器形体高大,器壁匀薄,在口沿上有一周加厚的唇边,形成商代早中期青铜器的铸造特色。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兽面纹斝 商代中期(公元前16-前14世纪) 斝是古代盛酒器,兼作祭神的祼器,是中国最早的礼器之一。此器敞口高颈,前有双柱作帽形,下有三锥足,足部与器腹相通。袋足的作用是为了在温酒时扩大受火面积,所以有温酒的作用。器物的颈、腹部各饰兽面纹。腹部兽面纹,双目突出,带有神秘感。此器形体高大,器壁匀薄,在口沿上有一周加厚的唇边,形成商代早中期青铜器的铸造特色。
AntiquekeeperBranze4-2
敦(象嵌雲文敦 戦国時代 湖北省博物館)

AntiquekeeperBranze4-3 AntiquekeeperBranze4-4 AntiquekeeperBranze4-5 AntiquekeeperBranze4-6

AntiquekeeperBranze4-7
黄觚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觚是饮酒器。此器喇叭口,高圈足,中间细腰可以把手。口部和颈部饰三角形变形兽纹,中腹部饰两组对称的龙纹。尤为特殊的是在圈足上的曲角龙纹采用透雕的样式,装饰性极强,同时也显示出极为高超的铸造技术。

 

殷墟妇好墓出土鸮尊,通高45.9厘米,口径16厘米,重16公斤妇好鸮尊是一件商代后期的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 鸮在古代被视为战神,而妇好曾多次出征;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鸮纹形象仅见于商代后期,西周青铜器还未发现鸮纹
殷墟妇好墓出土鸮尊,通高45.9厘米,口径16厘米,重16公斤妇好鸮尊是一件商代后期的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 鸮在古代被视为战神,而妇好曾多次出征;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鸮纹形象仅见于商代后期,西周青铜器还未发现鸮纹
殷墟妇好墓出土鸮尊,通高45.9厘米,口径16厘米,重16公斤
殷墟妇好墓出土鸮尊,通高45.9厘米,口径16厘米,重16公斤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商代卣,高24.8厘米,口径7.2厘米,重1760克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商代卣,高24.8厘米,口径7.2厘米,重1760克
商代卣细部
商代卣细部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戈鼎,高23.7厘米,口径1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戈鼎,高23.7厘米,口径1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戈鼎细部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戈鼎细部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兽面纹尊,高46厘米,口径39.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兽面纹尊,高46厘米,口径39.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兽面纹尊细部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兽面纹尊细部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兽面纹罍,高43.5厘米,口径18.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兽面纹罍,高43.5厘米,口径18.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兽面纹罍细部
上海博物馆藏晚商兽面纹罍细部
上海博物馆藏中商兽面纹斝,高26.4厘米,口径15.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中商兽面纹斝,高26.4厘米,口径15.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中商兽面纹斝,细部
上海博物馆藏中商兽面纹斝,细部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晚商蟠龙纹盘,高16.3厘米 口径43厘米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晚商蟠龙纹盘,高16.3厘米 口径43厘米

一、块范法

块范法,又称土范法,是商周先民最先采用的,是整个青铜时代中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法。

块范法,又称土范法,是商周先民最先采用的,是整个青铜时代中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法。
青铜器块范法,又称土范法,是商周先民最先采用的,是整个青铜时代中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法。

其步骤如下:

青铜器制作工艺流程
青铜器制作工艺流程

1、制模

模也称为母范、作模。其原料可选用陶、木、竹、骨、石等质料,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用作模型。
模也称为母范、作模。其原料可选用陶、木、竹、骨、石等质料,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用作模型。

模也称为母范、作模。其原料可选用陶、木、竹、骨、石等质料,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用作模型。

具体选用何种质料要由铸件的几何形状而定,并要考虑花纹雕刻与拨塑的方便。一般说来,形状细长扁平的刀,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

 

  殷墟出土之戈外范及其结构
殷墟出土之戈外范及其结构

AntiquekeeperBranze2

模范是铸造青铜器的关键,其制作也大有讲究,首先,做模和范的泥土要匀细而有粘性,并要混入一定的沙粒和焚烧过的草木灰,如此模范才具备一定强度和耐热性,阴干和烧制过程中不会变形破裂。外范与内范的成份不尽相同,为提高青铜器表面的光洁度,外范用沙较少;泥芯要有透气性和退让性,不然会膨胀,芯泥中的沙粒就要多些大些。

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

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
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

 

 

 

 

 

 

 

 

 

 

 

 

 

 

 

对于形状厚重、比较大的鼎、彝诸器,则可以选用陶土为模,以便拨塑。

殷墟出土之圆鼎外范及其结构

殷墟出土之圆鼎外范及其结构
殷墟出土之圆鼎外范及其结构

 

 

 

 

 

 

 

 

 

 

 

 

 

 

2、制范

制范要选用和制备适当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沙

用泥料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即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
用泥料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即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

用泥料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即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
用泥料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即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

 

 

 

 

 

 

 

 

 

 

 

 

 

 

 

 

 

 

 

 

 

 

 

 

 

 

 

用泥料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即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

外范的厚度要与所铸造的器物大小成正比,如此才能防止翻范脱模后外范变形。复杂及大型的器物的外范往往要分成多块,这些分范的边缘必须制成榫卯结构,否则阴干烧硬后无法紧密接合,所铸器物上的纹饰就会错位。需要说明的是,接合后的模范不是密封的状态,外范上要留出浇铸口何透气孔道。

司母戊鼎身之模范装配示意图
司母戊鼎身之模范装配示意图
司母戊鼎身之模范装配示意图
司母戊鼎身之模范装配示意图
司母戊鼎身之模范装配示意图
司母戊鼎身之模范装配示意图

 

 

 

 

 

 

 

 

 

 

 

 

 

 

 

范体制成后,需进行阴干使水分蒸发,阴干的时间也与范体大小有关。阴干须要缓慢均匀地进行,司母戊大方鼎这样大型器物的范体阴干时间可能长达数月。阴干过程中,还要将范体上下翻动多次,这样才能消除范体下部因重力影响而产生的变形。

除了外范,还要用泥料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通常称为芯,或者称为心型、内范。然后使内外范套合,中间的空隙叫做型腔,其间隔距离就是所铸器物的厚度。

外范
外范

 

 

 

 

 

 

 

 

 

 

 

 

 

 

 

 

 

 

 

 

 

 

一般说来,用来做外范的泥料中,泥土(最好选择粘土)含量大些,用来做芯的泥料则要含砂量大些,颗粒较粗些。

采集好的泥土要经过晾晒、破碎、分筛、混匀,并加入符合一定比例的水分,将之和成软硬适度的泥土,再经过反复摔打、揉搓,其间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润,使之定性。这样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时才能得心应手。

制范的过程中,在掌握好调配泥料含水量的同时,还必须混有其他的东西,比如草木屑、草料、烧土粉、炭末或者其他有机物之类。这是为什么呢?

范在成形以后是要经过高温焙烧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范因不耐烧变了形状,那么范所塑造的青铜器物也会走了形。而将这些在高温下不容易走形的材料加进去之后,可大大减少收缩率来保持器物的原形,并利于透气,避免在塑成后因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

从出土发掘情况来看,陶范最为常见。陶范的泥料中,泥土的含量需多一些,但其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以便在其上雕刻纹饰。

泥模在塑成后,要在室温中慢慢干燥,纹饰要在干度适当时雕刻。对于布局严谨、规范整齐的纹饰,一般先在素胎上用色笔起稿之后再进行细致的雕刻,高出器表的花纹则用泥在表面堆塑成形,再在其上雕刻花纹。

殷墟妇好墓出土兽面尊纹饰线图
殷墟妇好墓出土兽面尊纹饰线图

 

 

 

 

 

 

 

 

 

 

 

 

洛阳出土前秦时代陶制外范,口沿以下刻纹饕餮纹及圆涡纹刻工精美,清晰可见
洛阳出土前秦时代陶制外范,口沿以下刻纹饕餮纹及圆涡纹刻工精美,清晰可见

 

 

 

 

 

 

 

 

 

 

 

 

泥模制成后,必须置入窑内焙烧成陶模才能用来翻范。从模上翻范块是范铸造技术的中心环节,要求很高的技艺。

对于像刀、戈、镞等较简单的实心器物,二合范就能够应付自如,即只需由模型翻制两个外范。

与上述的器物的简单制作相比,制造空心容器的范就显得复杂多了。在翻范以前,一定要先明确了外范的数量及分布状况。现简单地将其制法介绍如下:

1、做外壁。模的表面用范泥堆贴且不留空隙,再用力压紧以求紧密不松散。
2、做内壁。内壁的做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从模型上翻制好外范后,将模型的表面加以刮削,模型即为内芯,所以刮削模型上的厚度即是所铸铜器的厚度;

第二种方法用于大型器物,是将模型做成空心的,以其内部为模型制出内芯,并使脱出的芯和底范连成一块,再在底范上铸上器耳;
最后一种是利用外范制芯。

范体干燥之后需进行焙烧,出炉修整之后再安装合范。在合范之前,要在内范与外范之间安装芯撑垫片,以保证所铸器物有一定的厚度,范体外部要进行捆扎固定。至此,可供铸器的“模”“范”才算大致完成。

青铜器的铸造中最费力、并决定成败的,并非浇铸,而是模范的制作。这些工艺工序必须步步小心翼翼,稍有疏忽差错,就会功亏一篑。

3、浇注

浇注
浇注

 

 

 

 

 

 

 

 

 

 

 

 

 

 

 

 

 

 

 

 

浇铸前需将“范”预热。预热时要将范芯装配成套,捆紧后用以泥砂或草拌泥糊严实,再入窑高温焙烧。为了防止铜液压力将范涨开、高温引起的范崩,焙烧好的型范需埋置于沙(湿沙)坑中并在外加木条箍紧。

浇铸的铜液也很有讲究,需将青铜合金进行原料配比。

纯铜中加锡,能降低熔点并提高硬度。但若锡含量超过一定比例,其延伸性也就跟着降低。当合金中锡的成份超过20%的话,合金的强度就会急剧下降,器物极容易脆断。

纯铜中加铅,合金溶液的流动性就高。但铅的配比过高,器物表面即容易发生氧化,容易碎裂。

故不同的青铜器物的合金配比也不相同。前秦文献《考工记》中记有六种青铜器物的比例:

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斧斤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
戈戟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
大刃之齐六三其金而锡居一
削杀矢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
鉴燧之齐金锡半。

翻译过来就是:

最注重抗腐保存的大型器物如钟鼎礼器之类,铜最多锡最少;

工具武器类须锋利坚硬,其含锡量就要较钟鼎为高;

铜镜(鉴燧)注重是光亮的表面,所以的铜锡配比达到一比一,这样的含锡量也就造成器物容易脆断,所以自古铜镜向来易碎,破镜亦难重圆也。

范预热准备好后,将熔化的铜液(1100—1200℃为宜)注入浇口。器物要倒着浇,是为了将气孔与铜液中的杂质集中于器底,使器物中上部致密,花纹清晰。浇入铜液时应该掌握好速度,以快而平为宜,直到浇口气孔(范上留有的通气孔)皆充满铜液为止。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铸件。

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铸件。
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铸件。

一次浇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浑铸”、“一次浑铸”或是“整体浇铸”。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铸成的。凡以此方法铸成之器,其表面所遗留的线条是连续的,即每条范线均互相连接。

4、修整

去掉陶范后的铸件后,还要经过锤击、锯挫、錾凿等多道工序来进行修整,以消去多余的铜块、毛刺、飞边。只有当一件光润整齐的青铜制品出现时,才算制造完毕。

二、失蜡法

失蜡法是用调入油脂的蜂蜡制成内模
失蜡法是用调入油脂的蜂蜡制成内模

失蜡法是用调入油脂的蜂蜡制成内模,在内模上敷泥浆等,预留孔洞,制成外范。待外范干燥,高温焙烧,内模融化成液,由孔洞排出,外范内形成和内模一样的空腔,再从孔洞注入铜液,冷却后,剥去外范,既得与内模相同的铸件。

这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现代工业仍在使用。已知中国最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属春秋晚期,是河南淅川下寺楚墓中的铜禁等,但其工艺的精湛标明并非初始的制作。

失蜡法的应用并不够普及,今见的作品始终不多,这与蜂蜡数量有限、制作过于复杂有关。

一般翻砂是用木模或原型,需将砂型做成两半,再合在一起,模具必须可以从半个砂型中取出。而失蜡法不必取出模具,因此可以铸造形状非常复杂的物品。

现代精密铸造使用非常细的铸造砂,也是先做蜡模,然后将砂喷到模具上,高温烧制砂模。用此方法可直接铸造出非常精密的零件,不必再进行机械加工。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