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瓷大观:北宋汝窑青瓷盘2

Ruyao15-1

Ruyao15-2Ruyao15-3

十一世纪后半期——十二世纪早期

高3.8公分 口径18.4公分足径12.7公分 故瓷013962

底刻清高宗乾隆皇帝御制诗(1775):「虽非髻垦足钉遗,已自为佳今重之,物以少珍有如此,玩当丧志戒惟兹,精评早具辍耕录,剏制猶存修内司,古北秦甎古於是,却谁属目義堪思。」乾隆乙未孟春御题。鈐印二:「比德」,「朗润」。

北宋汝窑青瓷盘2和北宋汝窑青瓷盘3两件作品尺寸相仿,造型类似,底部皆留存五枚细小若芝麻的支烧痕,同时也分别题刻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依据诗末落款,故瓷13962的诗题年代为清高宗乾隆四十年(1775),而题咏故瓷17855的年代则为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御制诗中,清高宗乾隆皇帝分别以「宋瓷」和「修内思」,来说明他对两件作品的年代和窑口的判断。令人感到不解的是,面对两件形制大略相同的作品,何以清高宗仅针对其中一件作品(故瓷13962),点出其为南宋官窑,而另外一件则以「宋瓷」带过。其间的差别,是皇帝为表现丰富的学养所致,还是他根本无法分辨两件作品的窑口。但,无论如何,这两件作品毕竟是北宋汝窑,而非南宋官窑。从中显示十八世纪清宫对汝窑的辨识,似乎尚停留在一个摸索的阶段中。

相似的标本,曾出土於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汝窑窑址中。比对发掘报告,应该正是窑址出土的d形盘,一类的文物。

北宋汝窑是否为北宋官窑?过去曾有学者以为汝窑瓷器因质地精致、釉色独特,且曾产烧供北宋宫廷使用,遂以为汝窑即为北宋官窑。然而,近年来随著考古发掘不断进展,特别是张公巷窑青瓷标本的出土,无论在釉色和釉质上皆匀润腾达过宝丰县清凉寺汝窑窑址的出土品,和传世汝窑相比亦毫无逊色。因此让学界逐渐修正原来的观点,而以为张公巷窑出土的青瓷标本,既有可能是介於北宋汝窑和南宋官窑之间,并且足以呼应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圆径》中的说法,表现出「汝州新窑器」的北宋官窑。

故瓷17855曾是「中国艺术展览会」的展品之一,於1935年前往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展出。(余佩瑾)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