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龄大师 内画开光 “八骏图” “高山鸣泉” 描金珐琅彩 梅瓶形 鼻烟壶

粤派 内画壶

粤派内画鼻烟壶: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著称于世,也是一个年轻的派系。粤派在广东汕头,代表人物为吴松龄。

吴松龄粤派内画鼻烟壶 十骏图

瓶内画艺术为中国独有,是集民族艺术精华的袖珍艺术品。它因在水晶或磨砂呈乳白色鼻烟壶内壁上绘画而得名。掌心般大小的瓶壶,只有笔杆一样粗细的壶口。艺术家们凭着精湛的书绘艺术和敏锐的艺术感觉,以细小的特制勾笔伸入壶内,反向绘画和写字。人们从外观赏,深感精妙绝伦,不知方寸之内何以致此,疑是鬼斧神工。

Description

落款:“高山鸣泉” 甲戌年(1994)作
落款:“八骏图” 吴松龄 六十有九 作

粤派 内画壶

粤派内画鼻烟壶: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著称于世,也是一个年轻的派系。粤派在广东汕头,代表人物为吴松龄。

吴松龄粤派内画鼻烟壶 十骏图
吴松龄粤派内画鼻烟壶 十骏图

瓶内画艺术为中国独有,是集民族艺术精华的袖珍艺术品。它因在水晶或磨砂呈乳白色鼻烟壶内壁上绘画而得名。掌心般大小的瓶壶,只有笔杆一样粗细的壶口。艺术家们凭着精湛的书绘艺术和敏锐的艺术感觉,以细小的特制勾笔伸入壶内,反向绘画和写字。人们从外观赏,深感精妙绝伦,不知方寸之内何以致此,疑是鬼斧神工。

如今,内画艺术无论在艺术表现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该追求创新。无论是在既有的知识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应该具有“时代精神”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深入挖掘内画内在的艺术创造力,更好地去诠释“新内画”的传承主旨,彰显它的蓬勃生机和艺术魅力,使内画这一古老民间艺术形式在创新中传承。

吴松龄 汕头市人,自幼喜爱美术,24岁时拜黄史庭先生为师,打了了国画艺术基础。吴松龄是汕头瓶内画的创始人,数百件作品被选送至二十多个国家展览及参加全国、省各类展览会,被海内外收藏家及国家、省级博物馆收藏。

  • 1920年12月出生
  • 1950年他开始象牙微雕艺术
  • 1956年进汕头市古玩珠宝店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攻克瓶内画艺术难关。
  • 1972年调到汕头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业从事瓶内画创作,并带徒传艺,这一年汕头瓶内画正式问世。汕头瓶内画从作画工具、绘画技法、构图形式,到瓶体造型、瓶外装饰、艺术效果等都是吴松龄倾注心血创制出来的,与北方内画有很大差异,自成一格。
  • 1979年获工艺美术师职称
  • 1983年被省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 1986年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 1993年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 1998年4月24日逝世,享年77岁

汕头瓶内画

以前有个小官公办上京,住在庙里,恰逢鼻烟抽完,手头上又没有钱买新的,烟瘾逼的他用烟签刮一刮壶内壁的鼻烟,结果在内壁上留下了一些痕迹。正巧让一和尚看见了,他灵机一动,用竹签弯钩沾墨,深入壶内壁进行作…

汕头瓶内画
汕头瓶内画

 
概述 
瓶内画是一种在鼻烟壶里面的绘画,这与明末清初西方社会流行的鼻烟及其鼻烟壶传入中国后有关,此后中国人对鼻烟壶开始加以艺术加工,形成了京、冀、鲁、粤四派。粤派内容多样,切独具岭南特色,汕头瓶内画是由吴松龄1972年所开创,因其常在他自己的作品上署上“桃江”,所以国际鼻烟壶协会又将汕头瓶内画称之为“桃江画派”[1]。

瓶内画的由来
以前有个小官公办上京,住在庙里,恰逢鼻烟抽完,手头上又没有钱买新的,烟瘾逼的他用烟签刮一刮壶内壁的鼻烟,结果在内壁上留下了一些痕迹。正巧让一和尚看见了,他灵机一动,用竹签弯钩沾墨,深入壶内壁进行作画,瓶内画就这样诞生了。

汕头瓶画瓶子造型
瓶画的瓶子造型又扁形和正圆形瓶子。汕头的瓶子多有正圆形为主,其形态还有梅形、胆形、棒槌形、观音形、鱼尾形、盾形、橄榄形、萝卜形,其规格分大、中、小三种。瓶子多由广州玻璃厂用玻璃管加工制成[2]。

 汕头瓶内画
汕头瓶内画

汕头瓶内画使用工具
瓶内画的笔多是以铁线弯曲做成笔杆,即是在笔杆的一段系挂弯曲成半个“弓”字的铁丝,狼豪制成笔尖,与笔杆形成倒钩。这样既可以运用传统的握笔方法,又可以提高下笔的准确率。颜料为国画颜料和墨。同时还会在瓶外描金,加上珐琅彩,看起来更显金碧辉煌。[3]其内容有山水、花鸟、走兽、人物等,具有岭南特色。

汕头瓶内画使用工具
汕头瓶内画使用工具
汕头瓶内画使用工具
汕头瓶内画使用工具

汕头瓶画传承人
吴松龄(1920-1998年),笔名笑翁,是汕头瓶内画创始人,师从国画家黄史庭。在1956年进入汕头古玩店工作,专研瓶内画,1972年调入汕头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进行瓶内画研究。他借鉴并结合北京和山东瓶内画的特点,进而改进了作画的工具,用弯曲的笔代替直笔。并在瓶体造型上做了重大的突破,使用扇、胆、梅、琵琶、鱼尾和棒槌瓶灯10多个品种。并且在瓶身外面进行了珐琅和描金,改变了传统瓶内画没有外在装饰的局面。此外,他还培养了吴泽琨、赖乙宁、陆丹琳、李伟娟等弟子[4]。

吴松龄(1920-1998年),笔名笑翁,是汕头瓶内画创始人,师从国画家黄史庭。
吴松龄(1920-1998年),笔名笑翁,是汕头瓶内画创始人,师从国画家黄史庭。

瓶内画作假
假瓶内画有大致有2种,一是用电脑印刷出画面,并在瓶子里面放一点感光的药水,然后再把印刷出来的图画装到瓶子,看上去也是有一张画在里面。还有一种是半手工的,先是电脑出图然后再手工加工颜色[5]。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编,广东省民间艺术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12,第163页
2. 广东省二轻厅编志办公室 张钊编著,广东省志 二轻(手)工业志,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5年03月第1版,第281页
3.李志伟,雷晶编著,风物特产博览,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4,第54页
4.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编,广东省民间艺术传承人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12,第174页
5.吴晓靓,郭莽园著,潮汕工艺寻踪,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9,第102页

瓶内万物生:汕头瓶内画中的花花微观世界

作者:陈劲佟 高浅

瓶内画,也称“内绘”“里画”,它以中国画的构图、笔墨、设色,在玻璃瓶内壁上反手作画,被视为特种工艺。瓶内画从鼻烟壶发展而来,清代时发源于北京,后流传于山东、河北等地,逐渐发展成为京、鲁、冀、粤四大流派。汕头瓶内画是粤派的唯一代表,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吴松龄始创,以其独特的瓶器造型,特别的绘制工具、瓶外装饰和彩绘技艺与设色而别具一格,独具岭南地方艺术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因吴松龄多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其原画室名“桃江”,国际鼻烟壶协会又称之为“桃江画派”。

粤派瓶内画(赖乙宁供图)
粤派瓶内画(赖乙宁供图)

汕头瓶内画表现内容丰富多彩,纳山光水色、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古今人物于瓶内,画面虽小,但整体完美、层次分明,人物景色千姿百态、刻画传神,被誉为“奇特的绘画艺术”。代表作品有《百鹤图》《百马图》《达摩面壁图》《史湘云醉卧芍药茵》《八仙过海》《江山如此多娇》等。

汕头瓶内画相比其他三大流派形成时间虽晚,但作画工具、绘画技法、构图形式、瓶体造型、瓶外装饰等各方面都明显异于京、冀、鲁派,具有强烈的粤派特征。

从瓶体造型上看,京、鲁、冀派内画以正统的扁形为主,受潮汕陶瓷造型影响,汕头瓶内画以以多形态的正圆形瓶为主,如梅形、胆形、棒槌形、观音形、鱼尾形、盾形、橄榄形、萝卜形。其规格分大、中、小三种,最大高13.5厘米、直径6.5厘米;最小高5厘米,直径2.5厘米。

绘画工具上,京、冀、鲁派瓶内画都用直笔作画,吴松龄将传统直笔改进为曲笔,笔杆的一端系挂弯曲成半个“弓”字的铁丝,铁丝尖上安上数根狼毫,与笔杆形成倒钩,既可运用中国传统的握笔法,又提高了下笔的准确率。

内画作品
内画作品

装饰与绘画方面,北方内画总体设色以墨色为主,画面古朴精致,汕头瓶内画将京派工笔重彩和岭南派国画技法相结合,融水彩色、国画色、油画色于一壶,线条纤秀,色彩浓艳。此外,汕头瓶内画结合潮汕描金工艺,吸收景泰蓝的表现手法,用潮汕彩瓷描金和珐琅彩作器外颈、肩、胫部的装饰,改变了以往瓶内画无外饰的局限,内外结合,使作品具有多层次、立体感强的效果,更显华贵绚丽,既保留了古老传统工艺的精华,又别具独特风格。

吴松龄在汕头工艺美术研究所(后改为广东汕头市特种工艺厂)收徒传艺,开班立派
吴松龄在汕头工艺美术研究所(后改为广东汕头市特种工艺厂)收徒传艺,开班立派

1972年,吴松龄在汕头工艺美术研究所(后改为广东汕头市特种工艺厂)收徒传艺,开班立派,培养了吴泽鲲、赖乙宁、陆丹琳、李伟娟等一批有艺术修养的青年艺徒,开创了粤派瓶内画的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是汕头市工艺研究所的鼎盛时期,1985年已拥有63名专业艺员,创作了大量作品,并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和省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屡获大奖。其中,吴松龄所创作的《百鹤图》《百马图》获第二届全国艺代会二等奖及省民间艺术展览会优秀创作奖。2012年《百鹤图》被认定为首批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该作品为吴松龄于1985年创作,高7.5厘米,瓶口直径仅4毫米,采用中国画工笔技法,先画墨线,后渲染淡墨,再反复多次着色。画面构图严谨,疏密有致。画面山峦起伏,彩霞满天,瀑布飞泻,苍松挺拔,泉水潺潺,一百多只丹顶鹤千姿百态,或栖息树干,或梳翅弄姿,或展翅飞翔,动静结合,对比强烈,意境鲜明,富有诗情画意。瓶外的肩、底端饰以描金绘制花纹图案,加上橘黄色淡彩,显得华贵绚丽。

汕头瓶内画曾在国内外市场有很好的销路,不论出口还是内销均供不应求。20世纪90年代,因计划经济淡化、现代工业冲击等因素,汕头瓶内画日趋衰微,从业群体纷纷解散另谋他业,年轻一代鲜有人学,吴松龄的学生中目前还有吴泽鲲、赖乙宁在坚守。

资料提供:广东省文史馆“振兴民间艺术,发展文化强省”项目编辑团队

Recently view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