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雕仕女柄马尾拂尘佛尘

象牙柄拂尘

Description

象牙雕仕女柄马尾拂尘 佛尘

拂尘,又称尘拂、拂子、尘尾,是一种于手柄前端附上兽毛(如马尾、麈尾)或丝状麻布的工具或器物,一般用作扫除尘迹或驱赶蚊蝇之用。拂尘起源于汉朝时期,最早用于驱蚊扫灰,在汉魏时期深受士大夫阶层喜爱。在道教文化中,拂尘是道士常用的器物,一些武术流派更视拂尘为一种武器。佛教传入中国后,拂尘也被汉传佛教收为法器,象征扫去烦恼。

参考:佳士得 拍賣 17461
不凡- 宋代美學一千年 (晚間拍賣)
香港|2018年11月26日
拍品8004
南宋 剔犀拂塵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拍品8004 南宋 剔犀拂塵
拍品8004
南宋 剔犀拂塵
拍品8004 南宋 剔犀拂塵
拍品8004
南宋 剔犀拂塵

拍品8004 南宋 剔犀拂塵
拍品8004
南宋 剔犀拂塵

成交總額
HKD 2,125,000

估價
HKD 1,000,000 – HKD 1,500,000

南宋 剔犀拂塵
拂塵柄中端較寬,兩端漸收。髹朱、黑雙色漆層逾十道,斜刀切出金錢紋。一端以麻紮成一束。
6 1/8 in. (15.5 cm.) long, Japanese wood box

來源
東皋心越(1639-1696)(傳)(圖一)
日本水戶市壽昌山祇園寺(據日本木盒上之籤條)
大野昭和(1912-1996)

拍品專文
拂塵,梵語為「vyajana」,古印度用氂牛、牛、馬等獸毛紮成,早於公元前一世紀便可在印度藝術中見其身影。拂塵在佛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是宗教地位的象徵,持之揮動驅趕蚊蟲而不傷其身,更有著慈悲的含意。在禪宗中,拂塵亦為參禪的工具。而於道教中,拂塵則代表了神仙飄渺的風範。

剔犀為雕漆的一種。漆匠將雙色以上的漆層於胎骨上有規律地堆積至相當的厚度後,以斜刀切面雕出不同的紋飾,因效果彷彿犀皮磨損後的色澤,故稱為剔犀。剔犀盛於宋代,器形多為日用品類,如盌、盤、盒、盃盞、筆管、扇柄,拂塵則極為罕見。存世少數的宋代剔犀中,似僅有另外一支與此紋飾相同的拂塵,現藏九州國立博物館,載於根津美術館展覽圖錄《宋元の美:伝来の漆器を中心に》,東京,2004 年,圖版119 號(圖二)。同頁另載一支南宋剔犀波浪紋筆,圖版120 號,以及一柄長的南宋剔犀如意紋拂塵,圖版121 號。此柄拂塵與九州國立博物館藏拂塵的中段較寬碩,便於環握。互相穿插的金錢紋沿著管身寬窄作出相應的大小變化,鮮明突出,於存世中國漆器中難能一見。此柄拂塵保存狀況尤為良好,漆面光潤,朱、黑雙色漆層分明,甚屬難得。

此柄拂塵極有可能原為清初禪僧東皋心越之物。東皋心越本名蔣心越,法名興儔,生於浙江金華府浦江縣,八歲於蘇州報恩寺剃髮,後駐錫杭州永福寺,康熙十三年(1674) 年參與吳三桂的反清起事失敗,東渡日本。抵日後,號東皋心越,活躍於宗教及藝術領域,曾受到德川家康孫常陸水戶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贊助。德川光圀並延攬為壽昌山祇園寺住持。東皋心越為古琴能手,對於古琴在日本的推廣及傳播作出了偉大貢獻。祇園寺藏一「傳佛慧命」卷軸,為心越在杭州時繼承闊堂衣缽成為曹洞宗壽昌派第35 傳人的任命,其中提及一柄拂塵,不知是否即為本物?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一幅江戶畫家椿椿山所繪東皋心越肖像(圖一),其於畫中手持一柄拂塵,亦與此柄頗為相像,十分有趣。此柄拂塵後為大野昭和(1912-1996)珍藏。大野昭和曾因其在木工藝上的成就被尊認為人間國寶。

参考:佳士得拍賣 2178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香港|2004年11月1日
拍品925| 明晚剔漆拂尘
MORNING SESSION AT 11:45 AM APPROXIMATELY (LOTS 925-1069) WORKS OF ART VARIOUS PROPERTIES
AN UNUSUAL LATE MING THREE-COLOUR LACQUER FLY-WHISK

拍品925| 明晚剔漆拂尘
拍品925| 明晚剔漆拂尘

成交總額
HKD 143,400

估價
HKD 40,000 – HKD 50,000

AN UNUSUAL LATE MING THREE-COLOUR LACQUER FLY-WHISK

JIAJING PERIOD (1522-1566)

The slender waisted handle finely carved in low relief through layers of cinnabar-red, green and ochre lacquer with two long-tailed phoenix in flight amidst thick ruyi cloud-scrolls, the tip of the whisk carved with peonies and leaves
7 in. (17.8 cm.) long, Japanese box

拍品專文
Such implements are quite rare to find. Compare it with a larger late Ming cinnabar lacquer version illustrated in East Asian Lacquer, The 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 Collection, New York, 1991, pl. 29.

編製圖錄及詳情
拍品前備註
MORNING SESSION
AT 11:45 AM APPROXIMATELY
(LOTS 925-1069)
WORKS OF ART
VARIOUS PROPERTIES

参考:拍卖结果 > 日本美协2017春季拍卖会 > 东瀛名门之藏——日本名门珍藏集 > 牙柄高仕拂尘

东瀛名门之藏——日本名门珍藏集 拍卖信息 Lot 0005 牙柄高仕拂尘
东瀛名门之藏——日本名门珍藏集
拍卖信息
Lot 0005 牙柄高仕拂尘

起拍价:100,000 RMB
暂无数据
尺寸:
长73cm

拍品说明:
来源:汤川七石翁旧藏说明:象牙质地细腻,硬度适中,光泽柔和,牙纹细洁,表面滑润莹澈如玉,纹理细密规则,易受刀,用之雕刻精巧的器物,即呈天然与人工斧凿之美的结合。牙雕工艺自古有之,至明清时到达了鼎盛期,尤其是清代讲究“小品雕刻”,大件牙雕已不常见,各种文房用具成为了牙雕工艺的主要部分。此拂尘柄部以象牙雕琢而成,连结尘束的柄顶呈现莲花瓣状,层层叠叠、清新脱俗,柄尾则有云龙绣球,玲珑小巧、精致细密。柄中部有两处开光,开光内各有一对老者高仕正在观松赏花,轻松惬意,祥和宁静,一派归隐于世外的余裕之感,令人安心。这件作品的镂雕技法细致入微,效果生动逼真,层次分明,颇为传神,炉火纯青的运刀把清闲素雅的图案呈现于小小的牙柄之上,展现出当时牙雕技艺的最高水平,极具艺术价值,堪称逸品。

Recently view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