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慈宁宫―慈宁花园区 宫殿和匾额

 故宫【慈宁宫】
故宫【慈宁宫】

故宫【慈宁门】

慈宁宫门
慈宁宫门

时代:明
分类:门
区域:内廷外西路

慈宁门是内廷外西路慈宁宫的正门,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改建慈宁宫时一并拆建。

慈宁门为殿宇式大门,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坐落于汉白玉须弥座上,周围环以石雕望柱、栏板。门前出三阶,当中设龙凤御路石。阶前左右陈列铜鎏金瑞兽各1。门内接高台甬道与慈宁宫月台相连。

慈宁宫门慈宁宫门
慈宁宫门
慈宁门
慈宁门
慈宁门
慈宁门 – 龙凤和玺彩画
麒麟
慈宁宫门前有一对鎏金麒麟,威风凛凛,是故宫著名的神兽瑞兽。
丹陛石
丹陛石 – 穿云龙凤

慈宁门门扉设于明、次间后檐金柱间,各开朱漆大门两扇。梢间后檐金柱间为砖墙,前檐檐柱间各安双交四椀菱花槅扇槛窗4扇。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栱,梁枋绘金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龙凤图案。慈宁门门额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其中汉文为篆体,在紫禁城内较为罕见。门两侧接黄琉璃瓦顶八字琉璃影壁,壁心琉璃盒子及岔角采用菊、兰、牡丹等花卉图案,工艺精美。影壁之后有转角庑房与慈宁门两山相连。

慈宁门前是一东西狭长的广场,东出永康左门可至隆宗门,西为永康右门。广场南侧与慈宁门相对的长信门为通往慈宁宫花园之门户。

清代逢皇太后圣寿节时,在慈宁门内外陈设仪仗,皇帝、皇后分率王公大臣、王妃命妇等在此行礼朝贺。

【徽音右门】匾
【徽音右门】匾

撰稿人:苏怡
关键词: 慈宁门 内廷慈宁宫 面阔 进深 琉璃 歇山顶 须弥座 望柱 御路石 鎏金 月台 金柱 双交四椀菱花 双交四椀 槅扇 五踩斗栱 斗栱 金琢墨 金琢墨石碾玉 石碾玉 旋子彩画 天花 沥粉贴金 贴金 影壁 琉璃盒子 盒子 岔角 花卉 永康左门隆宗门 永康右门 长信门慈宁宫花园

 

故宫【慈宁宫】

时代:明嘉靖
分类:宫
区域:内廷外西路

【徽音左门】
【徽音左门】
【徽音左门】匾
【徽音左门】匾
慈寧宮正殿
慈寧宮正殿
慈寧宮 匾额
慈寧宮 匾额

慈宁宫位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

慈宁宫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的广场,两端分别是永康左门、永康右门,南侧为长信门。慈宁门位于广场北侧,内有高台甬道与正殿慈宁宫相通。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折向南与慈宁门相接,北向直抵后寝殿(即大佛堂)之东西耳房。前院东西庑正中各开一门,东曰徽音左门,西曰徽音右门。

 

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万历年间慈圣李太后,泰昌元年(1620年)万历帝郑皇贵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卒,其皇贵妃等人移居此处。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孝庄文皇后始居慈宁宫,自此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太妃、太嫔等人随居。

慈宁燕喜
為皇太后祝壽 -《慈寧燕喜圖》

 

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时,皇帝亲自率众行礼,并与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

若皇太后薨,梓宫奉安于慈宁宫中,皇帝至此行祭奠礼。

撰稿人:苏怡
关键词: 慈宁宫 内廷隆宗门 永康左门 永康右门 长信门慈宁门 廊庑大佛堂 琉璃 歇山顶 面阔 双交四椀菱花 双交四椀 槅扇 坎墙 月台 鎏金 卡墙 垂花门 徽号 梓宫

对联:

  • 兰殿颐和尊备养;萱庭集庆寿延禧
  • 人天功德三摩地;龙象威神两足尊
  • 百八牟尼现庄严宝相;三千薝葡闻清净妙香
  • 爱日舒长兰殿春晖凝彩仗;慈云环阴萱庭佳气接蓬山

薝葡,又称栀子花

故宫【慈宁宫】【慈宁宫花园】
故宫【慈宁宫】【慈宁宫花园】

故宫【慈宁宫花园】

【慈宁宫花园】
【慈宁宫花园】

时代:明
分类:花园
区域:内廷外西路

慈宁宫花园位于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南,始建于明代,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嫔们游憩、礼佛之处。花园中原有临溪观、咸若亭等建筑,万历十一年(1583年)改名为临溪亭、咸若馆。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行大规模改建,此后虽“颇有更动”,但花园总的规模和布局始终没有大的变化。花园南北长约130m,东西宽50m,总占地面积6800㎡。园中仅有建筑11座,占地不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集中于花园北部,南部则地势平坦开阔,莳花种树,叠石垒池,意在使太后、太妃嫔们不费跋涉之劳而得山林之趣。

花园入口揽胜门设在东墙,为一朴素的随墙门。进门北望,主殿为咸若馆,面阔5间,前出抱厦,黄琉璃瓦顶。馆前有花坛一座,东西两侧有宝相楼和吉云楼,馆后正北为慈荫楼。三座楼形制相近,皆为两层,覆绿琉璃瓦黄剪边卷棚歇山顶,成“凵”形环抱咸若馆。慈荫楼底层东梢间开一小门,与慈宁宫前广场相通。宝相楼和吉云楼正南各有小院一座,名为含清斋、延寿堂,是乾隆皇帝侍奉皇太后汤药之处,亦为苫次之所。院中主体建筑为灰瓦三卷勾连搭卷棚顶,素雅新颖。

临溪亭
临溪亭
临溪亭
临溪亭

花园南部有一东西窄长的矩形水池,当中横跨汉白玉石桥,桥上建亭一座,名曰临溪亭,北与咸若馆相对。亭的东西两侧原有翠芳亭、绿云亭,现为面阔5间的庑房各1座。花园的东南、西南两隅原各有井亭1座,绿云亭内流杯渠之水即从东南井内引出。临溪亭南花坛,高1m,6.5m见方,须弥座式,与北花坛相对称。再向南绕过太湖石叠山,即为花园的南入口。

宝相楼
宝相楼
宝相楼
宝相楼
慈荫楼
慈荫楼
慈荫楼
慈荫楼
吉云楼
吉云楼
吉云楼
吉云楼

慈宁宫花园由于受礼制、宗法、风水等多种因素制约,建筑按照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安排,布局规整严谨却略显单调,主要依靠内部精巧的装修和院落中的水池、山石以及品种繁多的花木来烘托浓厚的园林气氛。园中树木以松柏为主,间有梧桐、银杏、玉兰、丁香,集中分布在咸若馆前和临溪亭周围,花坛中则密植牡丹、芍药。其春华秋实,晨昏四季,各有不同的情趣。在礼制森严的紫禁城中,慈宁宫花园是唯一能令前代后妃们寻得心灵慰藉的轻松所在。

撰稿人:苏怡
关键词: 慈宁宫 慈宁宫花园 内廷临溪亭 咸若馆 面阔 抱厦 琉璃宝相楼 吉云楼 慈荫楼 剪边 卷棚歇山顶 卷棚 歇山顶含清斋 延寿堂 苫次 勾连搭 卷棚顶 井亭 流杯渠 须弥座 太湖石 太湖 装修

故宫【咸若馆】

时代:清
分类:馆
区域:内廷外西路

咸若馆
咸若馆
【咸若馆】
【咸若馆】
【咸若馆】
【咸若馆】
【咸若馆】
【咸若馆】 乾隆皇帝御书“寿国香台”匾、“证最胜因金界庄严欢喜地,赞无量寿宝轮拥护吉祥云”联

咸若馆位于慈宁宫花园北部中央,是园中主体建筑,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明代初建时称咸若亭,万历十一年(1583年)更名曰咸若馆。清乾隆年间先后大修、改建,即今所见形制。

馆坐北朝南,正殿5间,前出抱厦3间,四周出围廊。正殿为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抱厦为黄琉璃瓦卷棚式顶。馆内装饰考究别致:梁檩上的龙凤和玺彩画灿然生辉,顶部的海墁花卉天花清丽淡雅。室内明间柱子的装饰颇具藏式佛殿之意味;贯通东、北、西三面墙壁的通连式金漆毗庐帽梯级大佛龛,给人以庄严神秘、佛法无边之感。

陈设龛、案、佛像、法器、供物等
楠木七层八边形佛塔,塔内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佛像。据说这两座佛塔内供奉的无量寿佛都是瓷质,均为乾隆年造,而每座塔内供奉的佛像竟有五百尊之多。
楠木七层八边形佛塔
楠木七层八边形佛塔
佛堂
佛堂

馆内悬清乾隆皇帝御书“寿国香台”匾、“证最胜因金界庄严欢喜地,赞无量寿宝轮拥护吉祥云”联,并陈设龛、案、佛像、法器、供物等。

撰稿人:王宝光
关键词: 咸若馆 慈宁宫 慈宁宫花园 抱厦 琉璃 歇山式顶 卷棚 龙凤和玺彩画 龙凤和玺 和玺彩画 花卉 天花 明间 金漆 毗庐帽 法器

故宫 【大佛堂】

【大佛堂】
【大佛堂】

时代:清
分类:堂
区域:内廷外西路

大佛堂,即慈宁宫后殿,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可能因其是清宫众多佛堂中体量最大者,俗称为“大佛堂”。

大佛堂
大佛堂

大佛堂面阔7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殿前月台陈设香炉、香筒。殿内装修考究,佛龛、供案、佛塔、佛像、经卷、法物、供器等陈设众多。其中传为元代干漆夹纻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艺术价值极高,为传世塑像中的精品。殿内原悬清康熙皇帝“万寿无疆”御书匾和乾隆皇帝“百八牟尼现庄严宝相,三千薝蔔闻清净妙音”、“人天功德三摩地,龙象威神两足尊”御书联两副。

清康熙皇帝“万寿无疆”御书匾
清康熙皇帝“万寿无疆”御书匾

大佛堂东庑也是佛堂,内原悬康熙皇帝“四星客华”御书额。

清代,于此处设首领太监、副首领太监、太监共39名(内充喇嘛者过半),负责大佛堂日常洒扫、上香、念经等事宜。

大佛堂
大佛堂

今大佛堂建筑完好,内部佛像、龛案等陈设暂借在洛阳白马寺大殿内安供。

撰稿人:王宝光
关键词: 大佛堂 慈宁宫 面阔 进深 琉璃 歇山式顶 月台 香筒 装修 三世佛 十八罗汉 罗汉 万寿无疆

 

慈宁宫大佛堂考

内容提要 慈宁宫为太后宫殿,始建于明嘉靖时期,后殿于清代孝庄时改为佛堂(即大佛堂),1973 年大佛堂文物被调拨给洛阳白马寺,至今后殿仍保持着文物搬移后遗留下的痕迹。本文通过对档案文献的梳理、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对大佛堂的沿革、供奉及托沙胎佛像的来源进行了考证,旨在呈现大佛堂的陈设原状,为文物保护和利用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孝庄 大佛堂 太皇太后 大能仁寺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4年第4期・第174期 王子林

一 慈宁宫后殿在明末被毁

〔图一〕慈宁宫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
〔图一〕慈宁宫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

慈宁宫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图一〕,《钦定日下旧闻考》‹1› 记:“隆宗门之西为慈宁宫,顺治十年建,乾隆十六年重加修葺。东为永康左门,西为永康右门,正中南向为慈宁门,前列金狮二。门内正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宝箓骈禧’,又额曰‘庆隆尊养’,屏联曰:‘兰殿颐和尊备养,萱庭集庆寿延禧。’楹间联曰:‘爱日舒长,兰殿春晖凝彩仗;慈云环荫,萱庭佳气接蓬山。’殿前东庑门曰徽音左门,西庑门曰徽音右门。后殿供佛像,恭悬圣祖仁皇帝御书额曰‘万寿无疆’,皇上御书联曰:‘百八牟尼,现庄严宝相;三千薝,闻清净妙香。’又联曰:‘人天功德三摩地,龙象威神两足尊。’皆御书。殿后东庑佛堂,圣祖御书额曰‘四星容华’。”慈宁宫后殿在清代为佛堂,供奉佛像,悬挂有康熙帝御笔“万寿无疆”匾一面,乾隆对联两幅。

慈宁宫
慈宁宫

慈宁宫在清代之前已存在,创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2›记:“禁中大善佛殿内有金银佛像并金银函贮佛骨、佛头、佛牙等物,上既敕廷臣议撤佛殿,即其地建皇太后宫。是日命侯郭勋、大学士李时、尚书夏言入视殿址,于是尚书言:‘请敕有司,以佛骨等瘗之中野,以杜愚民之惑。’上曰:‘朕思此物,听之者,智曰邪秽,必不欲观。愚曰奇异,必欲尊奉。今虽埋之,将来岂无窃发以惑民者。可议所以永除之。’于是部议,请投之火。上从之。乃燔之通衢,毁金银佛像凡一百六十九座,头牙骨等凡万三千余斤。”至嘉靖十七年七月癸巳完工,九月,嘉靖帝以皇天下鉴,祖考居歆,作《福瑞赋》,奉圣母章圣皇太后入居慈宁宫。


‹1› ( 清) 于敏中等编纂:《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九,《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1986年。
‹2›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八七,嘉靖十五年五月乙丑,北平图书馆红格本影印。

嘉靖帝建慈宁宫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为太后居住,是太后宫,嘉靖十七年六月壬寅朔,上谕礼部曰:“朕恭备祖宗一代之制,命建慈庆宫为太皇太后居,慈宁宫为皇太后居。今上有次弟,以慈宁奉圣母章圣皇太后,以慈庆奉皇伯母昭圣皇太后,一应供帐悉取给内府,如祖宗例行。”‹1› 但不久,十二月初蒋太后去世。万历元年时慈宁宫后舍火灾,六年,慈圣李太后入居慈宁宫。万历十一年十二月庚午,深夜一更,慈宁宫再次发生火灾,太后移居乾清宫。十三年二月壬子,营建慈宁宫,遣尚书杨兆祭告后土司工之神。六月辛丑慈宁宫成。泰昌元年时万历帝郑皇贵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启七年明熹宗卒,其皇贵妃等人移居此处。

嘉靖时慈宁宫是否建有后殿,《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记:“己亥,慈宁宫后舍毁,礼部等衙门各诣会极门奉慰。”‹2› 《明史》亦记:“神宗嗣位,起吾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 ‹3› 万历元年十一月己亥,慈宁宫后舍(后室)发生火灾被烧毁,可知慈宁宫有后殿,称为后舍或后室(说明后殿没有正式的名称),是太后的寝宫,但不是佛堂。从而确定了嘉靖时建造的慈宁宫分为前殿和后殿两部分,前殿是举办典礼的大殿,后殿是寝宫。这种格局一直影响到乾隆元年修建的太后宫寿康宫,也分为前殿和后殿两部分,前殿为礼仪大殿,不住人,后殿则是乾隆母亲的寝宫。

明末李自成撤离紫禁城时,慈宁宫及后殿是否被烧毁,我们可以从顺治朝重建宫殿和康熙朝绘制的《皇城宫殿衙署图》中得到答案〔图二〕。

〔图二〕 康熙时绘制的《 皇城宫殿衙署图》
〔图二〕 康熙时绘制的《 皇城宫殿衙署图》

据朱偰《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4› 记载从顺治二年重建乾清宫始,顺治十年,“建慈宁宫,以奉母后”,到二十五年“又重建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于内廷之东。至是明代旧规,可谓完全修复”。康熙朝《大清会典》记载:“二十一年,改建咸安宫为宁寿宫,二十二年建文华殿、又建启祥宫,造长春宫、咸福宫。”‹5› 《皇城宫殿衙署图》中标出了咸安宫和长春宫,没有文华殿、启祥宫和咸福宫,说明长春宫在二十二年已完工,而文华殿、启祥宫和咸福宫虽已开工,但并没建成,故可确定《皇城宫殿衙署图》绘制于康熙二十二年。


‹1›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一三,嘉靖十七年六月壬寅朔,北平图书馆红格本影印。
‹2›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九,万历元年十一月己亥,北平图书馆红格本影印。
‹3› 《明史·陈吾德列传》卷二一五,页5648,中华书局,1984年。
‹4› 朱偰:《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清代之建置》,《旧日京华》页54-56,百花出版社,2005年。
‹5› 康熙朝《大清会典》卷一三一。

二十二年之前凡顺治帝重建完工的建筑,《皇城宫殿衙署图》均有标示,如乾清宫、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体仁阁、弘义阁、位育宫、协和门、雍和门、贞度门、昭德门、奉先殿、慈宁宫、交泰殿、坤宁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等,而于康熙二十二年才开工重建而未完工的文华殿、启祥宫、咸福宫和二十五年才重建的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在《皇城宫殿衙署图》中还是一片废墟。虽然《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记载皇太子宫惇本殿建于康熙十八年,又因当年大地震,议罢工程,谕旨中有奉先殿、皇太子宫并总管内务府监造工程除外,但实际上惇本殿并没兴工,《康熙起居注》记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初六日辰时,康熙说:“且皇太子宫宫殿尚未建造,诸王、大臣于何处行礼?”‹1›故《皇城宫殿衙署图》中没有惇本殿是正确的。另据《朝鲜李朝实录》,李自成撤离北京城时,紫禁城中“宫殿悉皆烧尽,唯武英殿巍然独存”。康熙二十一年修建宁寿宫时,康熙称:“紫禁城内又不筑地基,何用钱粮如此之多?”‹2›也就是说原建筑的基址都有,只是上面的殿宇没有了。由此可证明李自成撤离时,紫禁城宫殿几乎全部被烧毁,其中慈宁宫及后殿亦未幸免。在《皇城宫殿衙署图》中,有慈宁宫后殿及廊庑〔图三〕,说明后殿在顺治十年时得到了恢复。据《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3›记,顺治十年三月丙子,慈宁宫立柱,遣工部尙书星讷祭司工之神,戊子,慈宁宫上梁。闰六月庚申,慈宁宫成,甲戌,以皇太后移居慈宁宫而遣官祭告太廟,乙亥,皇太后始移居慈宁宫。所以从顺治开始,慈宁宫继承明代之制仍为太后宫。

〔图三〕《 皇城宫殿衙署图》 之慈宁宫院图
〔图三〕《 皇城宫殿衙署图》 之慈宁宫院图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第二册,页1472,中华书局,1984年。
‹2› 上揭《 康熙起居注》第二册,页915。
‹3› 《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三,顺治十年三月丙子。

二 慈宁宫后殿供奉佛像始于孝庄太皇太后

从顺治十年闰六月十二日孝庄入居慈宁宫始至病逝,孝庄一直居住于慈宁宫。清实录记载康熙十一年三月“乙亥,上回京,至神武门下马,扶太皇太后辇,入慈宁宫。是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1›。又据《康熙起居注》记载,只要太皇太后孝庄没有离开紫禁城,康熙帝每日必到慈宁宫问安,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时,太皇太后崩逝于慈宁宫‹2›。

〔图四〕 1973年拍摄的梵天无量寿佛龛与背板题记
〔图四〕 1973年拍摄的梵天无量寿佛龛与背板题记

虽然说孝庄住在慈宁宫,但实录和起居注都没有记载她到底住在哪间房子里,因为慈宁宫由正殿、后殿和东西围房组成,慈宁宫正殿又辟有东西暖阁,后殿亦辟有东西暖阁,暖阁都可住人。而乾隆时的一则档案则告诉了我们一个惊人的信息,孝庄住在慈宁宫东南围房里,《奏销档》记载:“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内大臣户部尚书兼内务府总管臣海望谨奏:为请领钱粮事,臣遵旨修理慈宁宫,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七日画样呈览,奉旨照样建造,所需银两向内库动用,其拆卸木石砖瓦俱行添用。慈宁宫内东南围房系太皇太后原住之殿,尔亦敬谨修葺。钦此。”‹3› 在清代,太皇太后就一位,即孝庄文皇后,从这则档案中,我们才知道孝庄并不住在后殿,而是住在慈宁宫东南围房里,故乾隆即位后维修慈宁宫时特下旨对东南围房要敬谨修葺。孝庄住东南围房不符合太皇太后的身份和宫中规制,是什么原因使孝庄非要住在东南围房呢?按明代规制,慈宁宫作为太后宫殿,正殿是举办庆典的宫殿,一般不住人,后殿则是太后的寝宫。清代亦依制太后住在后殿。但孝庄放弃后殿而居住于东南围房,必有原因。


‹1› 《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三八,康熙十一年正月至四月。
‹2› 上揭《 康熙起居注》第二册,页1692。
‹3› 《 内务府奏销档》胶片号62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图五〕 大佛堂
〔图五〕 大佛堂

首先此举必是孝庄自己的选择,作为极孝顺的孙皇帝康熙帝来说他是绝对做不出来的。1973年故宫在准备把慈宁宫大佛堂的佛像调拨给洛阳白马寺之前,对佛堂所供佛像、佛龛、供器等作了拍照、登记以备日后查证与研究,在这些档案中,笔者发现了一座乾隆十二年供奉梵天无量寿佛佛龛的照片〔图四〕,孝庄居住东南围房的这一谜底终于解开了。佛龛内背板上刻有乾隆的题记曰:“慈宁宫所供养诸佛皆圣祖母孝庄文皇后时鼎成者,岁月流久。乾隆丁卯春,我圣母爰重新之相好,式焕利益。实□于落成日,敬奉此梵天无量寿古佛,以申虔祝寿之愿。颂曰:传却尔佛,岂有新旧。于功德海,无物不受。紫金光聚,是无量寿。敬祝慈闱,同佛悠久。”慈宁宫所有的供养诸佛皆是孝庄时创建的,但哪座房子用于供养这些佛像呢?据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乾隆元年六月)十六日,员外郎平安来说内大臣海望交慈宁宫大佛堂供奉大珊瑚珠三盘。”‹1›说明大佛堂就是孝庄供养诸佛的地方。大佛堂即慈宁宫后殿,据《内务府奏销档》记载,乾隆元年八月初十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奏称:“今查前殿内添造宝座地平陈设香几,后殿佛龛供案灵芝八宝贴扫浑金欢门帏幢幡伞盖重新换造,大殿两边垂花门起高,盖造内外地面,从新拆墁。”‹2›可知后殿是供养诸佛的地方,正因为此,孝庄才搬到了东南围房里居住。

为何后殿又称为大佛堂呢?笔者认为一是后殿没有正式的名称(明代称为后舍或后室,无名由来已久),二是后殿体量大,它是当时宫中最大的佛堂,故以大佛堂名之〔图五〕。同时这则档案也揭示了如下重要的两点:一是大佛堂里的陈设乾隆元年时已存在,乾隆在对殿宇进行维修时,只是将殿内原有佛龛供案灵芝八宝等进行了重新换造,佛像根本没有动。二是揭示了乾隆修建寿康宫的客观原因。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病逝于圆明园,九月初三日,弘历即位,定明年为乾隆元年,尊母亲为太后即崇庆皇太后。但太后住哪儿成了问题,因为慈宁宫后殿为佛堂,东南围房是孝庄居住的地方,乾隆不可能委曲自己的母亲住在西南围房。况且慈宁宫自孝庄崩逝后,就再也没有住过人了,并且康熙曾有过把太皇太后梓宫永远留在慈宁宫里的打算,说:“朕心不忍,意欲久留慈宁宫内。”‹3›所以慈宁宫实际上成了孝庄的纪念之所。故而乾隆下令于慈宁宫旁修建寿康宫作为新的太后宫以奉养母亲。

 

三 乾隆时期记载的大佛堂的陈设状况

孝庄时供养的佛像是什么样的状况呢?由于没有当时的档案文献记载,故无从得知,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大佛堂的佛像供养至少在乾隆十二年前均为孝庄所为。乾隆二十三年时,乾隆下旨令内务府对大佛堂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查点记录,据《内务府呈慈宁宫后殿佛堂珠石堂印奏片》记载‹4›,可知后殿中间设有仙楼佛龛一座,楼上供金胎释迦牟尼佛一尊,楼下三龛内中供托沙胎释迦牟尼佛一尊,东供托沙胎供药师佛一尊,西供托沙胎供阿弥陀佛一尊。所谓托沙胎即干漆夹苎胎,先是用木棍支撑泥制成佛像胎,然后用麻布、漆料层层包粘、反复打磨,最后把泥胎脱去,涂上颜料彩绘。仙楼龛前中供铜胎无量寿佛一尊,东供瓷胎自在观世音菩萨一尊,西供瓷胎站像观世音菩萨一尊。

东二间供铜胎四臂观世音菩萨一尊〔图六〕,发顶嵌有东珠一颗,这尊像至今仍保存于故宫博物院,是康熙帝奉圣祖母谕旨铸造于康熙二十五年,莲座下缘刻有藏、蒙、满、汉四体文字款,汉文款为:“大清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虔奉三宝,福庇万灵。自康熙二十五年岁次丙寅,恭奉圣谕,不日告成。永念圣祖母仁慈,垂佑众生,更赖菩萨感应,圣寿无疆云耳。” 可知孝庄笃信佛教。东边龛内供金胎站像弥勒佛一尊,西边龛内释迦牟尼佛金塔一座。

西二间中供铜镀金亭一座,东边供画像弥勒佛一轴, 左右各供佛龛十一座,左边龛内均供铜胎无量寿佛一尊,右边龛内均供铜胎释迦牟尼佛一尊。

东斜廊收贮有元狐朝冠一顶、有沿凉朝冠一顶、绦一份、有沿凉朝冠一顶、蓝缎小葫芦荷包一对、缉碎米珠珊瑚米珠葫芦小荷包一个、栓辫手巾一条。这些物品可能是孝庄的遗物。

西斜廊中龛供铜胎释迦牟尼佛一尊,二层龛内供铜胎释迦牟尼佛一尊,六方龛内供观世音菩萨一尊。

〔图六〕 太皇太后下旨让康熙帝为自己铸造的四臂观世音铜像书
〔图六〕 太皇太后下旨让康熙帝为自己铸造的四臂观世音铜像书
  • 前殿东南角佛堂即东围房(原孝庄太皇太后居住之所)内供大悲菩萨一尊。
  • 档案所记供奉有托沙胎罗汉十八尊,但未注明供于何处。

笔者根据档案所记,把乾隆时期增供的陈设进行了统计,大约有四次较大规模的增供,一次是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于东西墙挂供擦添构描泥金擦擦佛挂龛二十八座,安供楠木雕花勾金八方宝塔二座,每座三层,连座通高二丈,径六尺六寸,每层八面皆供有佛像,共计三百零四尊。第二次是乾隆三十二年四月初五日,增供画像佛二十四张。第三次是乾隆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铜无量寿佛八十一尊配红木大龛二座安供于大佛堂。第四次是乾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将承德殊像寺安供的九层紫檀木塔二座,通高一丈四尺六寸,内供佛一百二十尊,与大佛堂楠木雕花勾金八方宝塔二座作了移换安供。乾隆时期增供的陈设,具体情况见下表[表一]。

[表一] 乾隆时期大佛堂增供陈设一览表( 据乾隆时内务府《活计档》和《奏销档》)
[表一] 乾隆时期大佛堂增供陈设一览表( 据乾隆时内务府《活计档》和《奏销档》)
[表一] 乾隆时期大佛堂增供陈设一览表( 据乾隆时内务府《活计档》和《奏销档》)
[表一] 乾隆时期大佛堂增供陈设一览表( 据乾隆时内务府《活计档》和《奏销档》)

我们排除上述乾隆时期增设的供奉,余下的就应是孝庄所供养的佛像,因为乾隆十二年时,乾隆说大佛堂佛像皆孝庄太皇太后所供养,故托沙胎三世佛和十八罗汉为康熙朝孝庄时所供奉,但仙楼佛龛属乾隆元年所重新换造。

那么,三世佛和十八罗汉的供奉格局是怎样的呢?是否是大佛堂的主要供奉?

乾隆时期最后一次改建慈宁宫是乾隆三十二年,因要把原慈宁宫改建为重檐大殿,体量增大,致使大佛堂向后挪盖,但档案记载也只是对佛龛、供案等进行重新油饰,龛内所供佛像及供器等暂时移请至寿康宫,档案记载:“奴才三和英廉四格谨奏为奏闻,估儒龛案陈设工料银两,事先经奴才等折奏,慈宁宫改建重檐大殿挪盖后殿,拆盖宫门,添接后廊,一切工程于奏折内声明佛像龛案供器等项应行见新修理者,俟临期移请时另行估计具奏等因,于乾隆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具奏,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奴才等恭查慈宁宫后殿并东西围房内所供佛像龛案供器等项,业经移请在于寿安宫暂行供奉,所有龛案陈设内油漆脱落颜色糟旧兼之大小参差,若照旧找补见新,修理颜色不能画一,现今大殿后殿围房俱已重新修建,殿宇辉煌,而龛案供器亦应一体油漆彩画见新,以肃观瞻。”‹5›乾隆三十四年改建工程竣工,择定吉日,原大佛堂佛像供器等又从寿康宫请回,仍按原样恢复了原陈设‹6›。

此后再无改建慈宁宫的记载,大佛堂的陈设一直保存到1973年。这年因柬埔寨亲王西哈努克要来访问洛阳,而亲王又是一位佛教信徒,自然要参观白马寺,而白马寺的佛像已于1966年被当地村民砸毁,经中央批准,决定把故宫大佛堂的全套佛像、法器调拨给白马寺。据《大佛堂佛教文物移交洛阳白马寺工作大事记》载:“1973年2月23日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报告:‘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设立的第一座寺院(公元68年,东汉明帝十一年),对佛教国家影响很大。 ……1972年韩念龙副部长指示:为了满足接待外宾的需要,白马寺今后还要开放,图博口王冶秋同志意见,拟于故宫大佛堂中予以调拨。’”3月19日国务院吴庆彤同志批示:“此事已征得外交部韩念龙同志、宗教局肖贤强同志和文物局王冶秋同志同意。”3月27日洛阳市文物局接到国务院批准故宫大佛堂文物拨交白马寺的通知批文。故宫大佛堂的佛像等文物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调拨给白马寺的。

在把文物调拨给洛阳白马寺之前,故宫组织工作人员对大佛堂进行了全面测绘和清理,并编写了《慈宁宫后殿原状大佛堂陈设档》,据此可恢复昔日大佛堂的供奉格局为:大佛堂供奉的佛像主要集中于明间和东西次间,三间相通(即档案记载的中间),靠北墙置金漆仙楼佛龛一座,为上下层,东西墙各置平台一座,使室内陈设呈凹字形格局〔图七〕。仙楼佛龛通面阔二丈一尺(折合今6.5米) ,楼上正中供金漆雕龙龛一座,内供金胎释迦牟尼佛一尊;楼下龛内供高约225厘米的干漆夹苎胎佛像三尊,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图八〕。三世佛前各设供案一张,上面陈列五供等。

〔图七〕 大佛堂平面图
〔图七〕 大佛堂平面图
楼下龛内供高约225厘米的干漆夹苎胎佛像三尊,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图八〕
〔图八〕 仙楼佛龛立面图  楼下龛内供高约225厘米的干漆夹苎胎佛像三尊,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

东西墙置平台,台面阔七尺四寸(折合今2.3米),各供高约158厘米的干漆夹苎胎罗汉九尊,共计十八尊〔图九、图十〕。仙楼佛龛顶上悬挂康熙御书“万寿无疆”匾一面〔图十一〕,该匾纵144厘米、横386.5厘米、厚4.5厘米,匾上刺字:“康熙十八年二月初八日孙皇帝玄烨恭进”,康熙十八年二月初八日,太皇太后生日,据《康熙起居注》记载:“初十日乙亥,早,上率诸王、贝子、公等,内大臣、大学士、都统、精奇尼哈番、侍卫等诣慈宁宫,庆贺太皇太后圣诞,亲撰表文并诗二首,躬自缮录。又书‘万寿无疆’四大字匾额。巳时,上诣太皇太后宫,视悬匾额。”‹7›可知这块匾是专为太皇太后而制作的。《钦定日下旧闻考》记绣字“万寿无疆”匾悬挂在大佛堂中。仙楼龛前置红漆粗木大供案一张,上供铜鎏金五供养五件、铜鎏金曼达二件,玻璃灯二件,铜五供五件,锡高足供盘五件。

〔图九〕 西墙罗汉立面图
〔图九〕 西墙罗汉立面图
〔图十〕 东墙罗汉立面图
〔图十〕 东墙罗汉立面图
〔图十一〕康熙御书“万寿无疆”匾
〔图十一〕康熙御书“万寿无疆”匾

供案两侧供干漆夹苎胎韦陀〔图十二〕和托塔天王二护法〔图十三〕。三世佛、二护法和十八罗汉均为干漆夹苎胎,造像风格相同,属汉式佛像作法,占据了大佛堂的主要空间,是大佛堂的主要供奉,其组合为汉式佛教寺院大雄宝殿里的常规配置,这种形式和特点的佛像供奉在清宫佛堂中独此一例,但又非清宫制作,那么,这些佛像是从哪里移请来的呢?

〔图十二〕 1973年拍摄的韦陀像
〔图十二〕 1973年拍摄的韦陀像
〔图十二〕 1973年拍摄的韦陀像
〔图十二〕 1973年拍摄的韦陀像
〔图十二〕 1973年拍摄的韦陀像
〔图十二〕 1973年拍摄的韦陀像
〔图十三〕 1973年拍摄的天王像
〔图十三〕 1973年拍摄的天王像
〔图十三〕 1973年拍摄的天王像
〔图十三〕 1973年拍摄的天王像
〔图十三〕 1973年拍摄的天王像
〔图十三〕 1973年拍摄的天王像

四 大佛堂干漆夹苎胎佛像为从大能仁寺移来

1973年大佛堂佛像移至洛阳白马寺之前,故宫组织了各方面的专家对干漆夹苎胎十八罗汉、三世佛等二十一尊佛像进行了开脏工作,据院存档案《为慈宁宫大佛堂内干漆夹苎十八罗汉、三世佛等二十一尊佛像开脏工作情况备案》记载:“慈宁宫后殿大佛堂内干漆夹苎十八罗汉等塑像,为一级藏品,为了建制比较详细而科学的档案,取得有关原始资料,经吴院长、杨伯达副主任等同意,于1973年2月15日至17日进行了开脏工作。

这次开脏工作由我组付连仲、薛惠引两同志负责。于2月15日由魏松卿、织绣组张宏源、修复厂赵福水等同志会同警保处王秀山同志进行试开。遂于16日至17日由金石组步连陞、方国锦、李怀瑶、警保处李志明、修复厂史建春等同志协同正式进行开脏工作。此次共计开启十八罗汉、三世佛二十一尊,均按照一般装脏规律,由佛像底部将装脏板启开,依次取出全部装脏物品,然后将脏板再按原样封闭(封闭工作由修复厂陈振声同志进行)。脏内物品已于现场作了详细记录,并进行照像、登记。并对五谷杂粮等现场进行密封。两件护法佛像,因系立像,按照装脏规律,开启处应在背部,为了避免该两像彩漆损坏,故未进行开脏。二十一尊佛像,脏内所装物品基本相同,主心木顶、足处朱书梵文,以黄纸板印‘京都大能仁寺东廊倚云处刻版’,‘顶言真言咒’,‘胜住咒’等经包裹,下垫板印黄纸朱字梵文‘天地轮’。另有小铜镜一面(附五色彩线),金银元宝各一,五谷、香料及碎珊瑚等物若干,带有红、白绢缝制的心、肝、肺形物金质脏器一份,烟、红、绿、白、黄色云纹或云龙纹、云团纹暗花缎各一卷。其空隙处填有棉花。在脏板内部有‘左(或右)第×尊××’墨书方位及名称。以上脏内物品,有的已分别入库库藏保管,有的交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其中金质脏器二十一份,小金元宝二十一件,小银元宝二十件(其中一罗汉未发现有小银元宝),已移交延北库库藏。烟、绿、红、白、黄色云纹、云龙纹、团龙纹暗花缎已交织绣组,除糟烂严重的由他们留作资料外,完整或比较完整的共计84件已入织绣库库藏保管。五谷杂粮,已由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取走部分样品进行研究。棉花除保留少量较好的外,分别由修复厂、总务科运走使用。现仅余有关文字材料,尚待考察研究。” 这次开脏工作的重大收获是发现了佛像内装脏的黄纸板印有“京都大能仁寺东廊倚云处刻版”字样,据此确定这批佛像即干漆夹苎胎三世佛、十八罗汉和韦陀、托塔天王二护法是从大能仁寺移来的。

能仁寺,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能仁寺,元刹也,在兵马司胡同。寺本延祐六年崇祥院使普觉圆明广照三藏法师建,明洪熙元年赐额曰大能仁寺。正统九年重修。有胡滢碑记。”‹8›在今西城区西四南大街兵马司胡同西段路北,此寺现已无存。

据《钦定日下旧闻考》所引胡滢《大能仁寺记略》记:“京都城内有寺曰能仁,实元延祐六年开府仪同三司崇祥院使普觉圆明广照三藏法师建造,逮洪熙元年仁宗昭皇帝增广故宇而一新之。特加赐大能仁之额,命圆融妙慧净觉宏济辅国光范衍教灌顶广善大国师智光居之。其殿堂楼阁高明宏壮,像设庄严,彩绘鲜丽,禅诵有室,钟鼓有楼,庖湢库廋,幡幢法具,靡不完美。惟四天王殿以及廊庑颓圮弗称。正统八年冬,少监孔哲重新修盖,并塑四天王像。正统九年甲子七月立。”‹9›能仁寺建于元延祐六年,由普觉圆明广照三藏法师建造,洪熙元年因旧重修,命大国师智光居住此寺。智光,《明史》记:“西天佛子者,能仁寺僧智光也,本山东庆云人。洪武、永乐中,数奉使西国。成祖赐号国师,仁宗加号圆融妙慧净觉宏济辅国光范衍教灌顶广善大国师,赐金印、冠服、金银器。至是复加西天佛子。”‹10›说明能仁寺是藏传佛教寺庙,所供佛亦为藏传佛教诸神。但到嘉靖元年时佛像被毁,寺庙被拆,《明史纪事本末》记:“嘉靖元年春三月,簿录大能仁寺妖僧齐瑞竹财资及玄明宫佛像毁括金屑一千余,悉给商以赏,宿捕齐瑞竹。正德间赐玉玺书金印赏赉无算,至是从工部侍郎赵璜言也。礼部郎中屠埙发檄遍查京师诸淫祠,悉拆毁之。”‹11›嘉靖元年,不仅大能仁寺僧人齐瑞竹被诛,寺庙和佛像被毁被拆,而且京城里所有藏传佛教寺庙悉被拆毁。故大佛堂里的佛像不是元代作品。至万历时京城佛教又才兴起,主要与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信佛的关,《明史》记李太后:“顾好佛,京师内外多置梵刹,动费钜万,帝亦助施无算。” ‹12›从李太后信仰九莲菩萨看,这一时期是汉传佛教的兴盛期,有可能大能仁寺就是在这个时期得到恢复重建为汉式佛教寺庙,供奉的亦是汉地佛教佛像干漆夹苎胎三世佛、二护法和十八罗汉。

由于清代孝庄太皇太后笃信佛教,并主动腾出寝宫开辟为佛堂,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能仁寺这批精美的汉式干漆夹苎胎佛像才移请至慈宁宫后殿安供的。

附录一:

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初四日《内务府呈慈宁宫后殿佛堂珠石堂印奏片》‹13›:

  • 慈宁宫后殿中间楼上龛内供释迦牟尼佛一尊,金胎,身披缀碎小正珠红片金衣一件,珊瑚数珠一盘,青金石佛头四个,松石塔一个,松石背云一块,青金坠角四个,小正珠记念三十个,加间小正珠六颗,珊瑚珠三个,金豆九个,金圈五个。
  • 楼下三龛内供释迦牟尼佛一尊,托沙胎,披金线缀衣一件,上缀小正珠珊瑚珠合缉三宝珠一个,轮六个,珊瑚数珠一盘,青金石佛头四个,珊瑚塔一个,珊瑚背云一块,金记念三十个,碧亚弘六角四个,金圈五个,加间五等东珠五颗,四等正珠二颗,小正珠二颗。
  • 龛内东边供药师佛一尊,托沙胎,披金线缀衣一件,上缀小正珠珊瑚珠合缉三宝珠一个,轮六个,珊瑚数珠一盘,青金石佛头四个,珊瑚塔一个,珊瑚背云一块,金记念三十个,碧亚弘六角四个,金圈五个,加间四等东珠九颗。
  • 龛内西边供阿弥陀佛一尊,托沙胎,披金线缀衣一件,上缀小正珠珊瑚珠合缉三宝珠一个,轮六个,珊瑚数珠一盘,青金石佛头四个,珊瑚塔一个,珊瑚背云一块,金记念三十个,碧亚弘六角四个,金圈五个,加间四等正珠七颗,小正珠二颗。
  • 前中供无量寿佛一尊,铜胎,碎小正珠珊瑚合缉黄金丝缎衣一件,金累丝五供一份,中轮上嵌小正珠二颗,小米珠十二颗。
  • 东边供自在观世音菩萨一尊,磁胎,披红缎金线衣一件,上缀小正珠珊瑚珠八宝花边,珊瑚数珠一盘,青金石佛头四个,松石塔一个,松石背云一块,金记念三十个,松石坠角四个,金圈五个,加间四等正珠八颗,小正珠四颗。
  • 西边供站像观世音菩萨一尊,磁胎,披红缎金线衣一件,上缀小正珠二百十一颗,如意观世音菩萨一尊,磁胎,披红缎金线衣一件,上缀蓝宝石三十八块,红宝石二十八块,假石十块。
  • 东二间中供四臂观世音菩萨一尊,铜胎,发顶上嵌三等东珠一颗,毗卢帽三等东珠五颗,青金一块,珊瑚二块,松石二块,风带上青金石二块。左右耳环上嵌三等东珠二颗,珊瑚六块,松石二块,佛面上嵌二等东珠一颗,帽前三等东珠三颗,小正珠二颗,青金石八块,珊瑚松石各六块,腹上嵌三等东珠一颗,青金石二块,珊瑚三块。四臂上小正珠八颗,青金石四块,珊瑚六块,松石四块,裙带上嵌小正珠六颗,青金石四块,珊瑚十块,松石十四块,足上嵌小正珠一颗,青金石二块,珊瑚二块,松石二块,佛背后上嵌小正珠四颗,青金石八块,珊瑚二十块,松石十四块,后发上嵌珊瑚一块,松石二块,青金石一块,菩提数珠一盘,东珠佛头四个,内无光,东珠二颗,四眼蚌珠四颗,色暗,二等正珠一颗,合穿塔一个,系三等正珠一个,小正珠一颗,五等正珠记念三十颗,三等正珠坠角三颗,内四眼二颗,金圈三个,色暗,惊莹,四等正珠豆一颗,手持无庄严正珠数珠一盘,计小正珠一百八颗,东珠佛头四个,内三等东珠一颗,四等东珠一颗,小正珠塔一个,共重四钱三分。
  • 东边龛内供站像弥勒佛一尊,金胎,佛冠上嵌二等东珠二颗,三等东珠三颗,四等东珠二颗,风带上嵌二等东珠二颗,乌拉正珠二颗,耳环上嵌二等东珠八颗,乌拉正珠二颗,项圈上嵌头等东珠三颗,二等东珠二颗,乌拉正珠十一颗,数珠上嵌二等东珠九颗,乌拉正珠十四颗,左右背上嵌二等东珠四颗,乌拉正珠四颗,裙带上嵌二等东珠三颗,三等东珠六颗,四等东珠四颗,乌拉正珠八颗,裙带上缨络上嵌头等东珠一颗,二等东珠五颗,三等东珠五颗,乌拉正珠二十四颗,足上嵌二等东珠一颗,三等东珠三颗,乌拉正珠四颗,左肩上嵌乌拉正珠一颗,右肩上嵌四等东珠一颗,乌拉正珠十六颗,背后发冠上嵌三等东珠一颗,背后裙带上嵌三等东珠六颗,四等东珠十四颗,乌拉正珠二颗,正珠数珠一盘,四等正珠一百八颗,珊瑚佛头四个,青金石塔一个,松石记念三十个,青金背云一块,青金石坠角四个,加间四等正珠三个,小正珠三颗,金圈五个,共重一两六钱。
  • 弥勒佛龛上四角挂碎小正珠珊瑚青金松石珠合穿灯笼二对。
  • 西边龛内释迦牟尼佛金塔一座,塔顶火焰上嵌果子二块,乌拉大正珠十六颗,日月上嵌珊瑚二块,银母二块,天盘上四等正珠五颗,地盘上四等正珠五颗,五等东珠十颗,伞上正珠十颗,小正珠珊瑚松石合穿缨络十三层,前后左右上嵌四等东珠九颗,五等东珠四十三颗,左风带上嵌三等东珠六颗,珊瑚八块,松石十六块,右风带上嵌三等东珠六颗,珊瑚八块,松石十六块,十三层下方座上嵌五等东珠八颗,松石八块。方座束腰上嵌五等东珠四颗,青金石八块。塔肚面上缨络上嵌五等东珠十二颗,珊瑚四十块,松石三十二块,青金石十六块,塔肚周围上嵌五等东珠八颗,缨络上嵌四等东珠四颗,五等东珠十二颗,四等正珠五颗,正珠十六颗,珊瑚三十二块,松石二十二块,青金石三十块。欢门上嵌三等东珠八颗,四等东珠十颗,五等东珠六颗,四等正珠五十八颗,小正珠三十颗,珊瑚二块,松石一块青金石二块,大方座边上嵌五等东珠八颗,珊瑚十二块,青金石八块,方座束腰上嵌四等东珠八颗,五等东珠八颗,珊瑚二十四块,松石十六块,青金石八块,上番莲上嵌珊瑚二十块,松石八块,青金石十二块。束腰上嵌松石四块,青金石四块,下番莲上嵌大小珊瑚二十四块,松石八块,青金石十二块。金塔上珊瑚数珠一盘,青金佛头四个,松石塔一个,二等正珠背云一颗,松石坠角一个,四等正珠记念三十个,加间金豆五个,加间四等正珠八个,湖珠四颗,金纽二个,金圈三个,塔披金线缎一件,上缀金胎释迦牟尼佛一尊,上嵌小正珠二颗,嵌珊瑚松石钿,小正珠珊瑚珠金轮六个,内有假石三块,小正珠珊瑚合缉轮十六个,方胜九十六个。
  • 西二间东边画像弥勒佛一轴,金轴上头上嵌四等正珠十颗,青金石十二块,珊瑚十二块,松石十二块。
  • 西二间中供铜镀金亭一座,上嵌各色假石小正珠珊瑚珠合穿缨络蓝玻璃坠角。
  • 左右佛龛十一座,内佛衣十一件,左边第一,无量寿佛一尊,铜胎,披金黄金线缎衣一件,上缀小正珠一百七十颗,珊瑚珠托带无装严小珊瑚数珠一盘,青金石佛头四个,松石塔一个,金背云珊瑚坠角一个。
  • 左边第二,无量寿佛一尊,铜胎,披金黄金线缎衣一件,上缀小正珠,带无装严小珊瑚数珠一盘,金佛头四个,松石塔一个,金背云珊瑚坠角一个。
  • 左边第三,无量寿佛一尊,铜胎,披金黄金线缎衣一件,上缀小正珠,带无装严小珊瑚数珠一盘,金珠一百八个,珊瑚佛头四个,青金石塔一个,四等正珠背云一个,小正珠二颗,合镶坠角一个,共重七钱二分。
  • 左边第四,无量寿佛一尊,铜胎,披金黄金线缎衣一件,上缀碎小正珠珊瑚珠,带无装严小金数珠一盘,金珠一百八颗,珊瑚佛头四个,青金石塔一个,四等正珠背云一个,小正珠二颗,合镶坠角一个,共重七钱二分。
  • 左边第五,无量寿佛一尊,铜胎,披金黄金线缎衣一件,上缀碎小正珠珊瑚珠,带无装严小金数珠一盘,金珠一百八颗,珊瑚佛头四个,青金石塔一个,四等正珠背云一个,小正珠二颗,合镶坠角一个,共重七钱二分。
  • 右边第一,释迦牟尼佛一尊,铜胎,披金黄金线缎衣一件,上缀小正珠三十二颗,松石珊瑚催生石梅花托,带无装严小金数珠一盘,头等正珠佛头四个,青金石塔一个,小正珠背云一个,小正珠二颗,合镶坠角一个。
  • 右边第二,释迦牟尼佛一尊,铜胎,披金黄金线缎衣一件,上缀小正珠三十二颗,松石珊瑚催生石梅花托,带无装严小金数珠一盘,头等正珠佛头四个,青金石塔一个,小正珠背云一个,小正珠二颗,合镶坠角一个。
  • 右边第三,释迦牟尼佛一尊,铜胎,披金黄金线缎衣一件,上缀小正珠三十二颗,松石珊瑚催生石梅花托,带无装严小金数珠一盘,头等正珠佛头四个,青金石塔一个,小正珠背云一个,小正珠二颗,合镶坠角一个。
  • 右边第四,释迦牟尼佛一尊,铜胎,披金黄金线缎衣一件,上缀碎小正珠珊瑚珠,带无装严小金数珠一盘,松石佛头四个,青金石塔一个,小正珠背云一个,催生石坠角一个。
  • 右边第五,释迦牟尼佛一尊,铜胎,披金黄金线缎衣一件,上缀碎小正珠珊瑚珠,带无装严小金数珠一盘,松石佛头四个,青金石塔一个,小正珠背云一个,催生石坠角一个。
  • 右边第六,释迦牟尼佛一尊,铜胎,披金黄金线缎衣一件,上缀小正珠二百八颗,珊瑚合珠缉,带无装严小珊瑚数珠一盘,金佛头四个,催生石塔一个,四等正珠背云一个,小正珠二颗,合镶坠角一个。
  • 东斜廊收贮元狐朝冠一顶,上缀银母珠顶一座,有沿凉朝冠一顶,上缀大正珠一颗,五等东珠纽四个,珊瑚背云二个,珊瑚坠角四个,绦一份,有沿凉朝冠一顶,上缀银母珠顶一座,上缀小正珠一颗,正珠一颗。蓝缎小葫芦荷包一对,上有小正珠四颗,缉碎米珠珊瑚米珠葫芦小荷包一个,上有小正珠十六颗,珊瑚坠角六个,松石豆五个,葫芦小荷包一个,上有四等正珠四颗,青金石坠角四个,葫芦小荷包一个,上有小正珠二颗,蚌珠二颗,珊瑚坠角四个。缉小米珠珊瑚米珠无绦小荷包一个,栓辫手巾一条,上有无光东珠一颗,小正珠二颗,碎米珠豆三个,珊瑚背云一块,珊瑚坠角四个,珊瑚豆一个,青金石金束一个。
  • 西斜廊中龛供释迦牟尼佛一尊,铜胎,黄片金缉米珠珊瑚米珠佛衣一件,鳅角数珠一盘,计鳅角珠一百八个,青金石佛头塔记念背云蓝宝石坠角五个,加间三等正珠二颗,四等正珠五颗,金圈五个。
  • 二层龛供释迦牟尼佛一尊,铜胎,缉碎米珠红缎衣一件。
  • 六方龛内供观世音菩萨一尊,洞石胎,挂小正珠数珠一盘,计小正珠五十四颗,珊瑚佛头塔。罗汉十八尊,俱系洞石胎,挂小正珠数珠一盘,计小正珠三十六颗,珊瑚佛头塔。
  • 前殿东南角佛堂内供大悲菩萨一尊,手持小正珠数珠一盘,计小正珠十八颗珊瑚佛头塔。收贮正珠一颗,系四等,重一分九厘。西番字金刚经首部,上版嵌……第五部,上版嵌……第五十四部,蒙古字金刚经首部……第五十四部,蒙古字金光明经一部……

附录二:

乾隆三十四年八月三十日己卯,《三和等恭呈改建慈宁宫重檐大殿龛案供器油饰估需工料银两清单》‹14›:

奴才三和英廉四格谨奏为奏闻,估儒龛案陈设工料银两,事先经奴才等折奏慈宁宫改建重檐大殿挪盖后殿,拆盖宫门,添接后廊,一切工程于奏折内声明佛像龛案供器等项应行见新修理者,俟临期移请时另行估计具奏等因于乾隆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具奏,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奴才等恭查慈宁宫后殿并东西围房内所供佛像龛案供器等项业经移请在于寿安宫暂行供奉,所有龛案陈设内油漆脱落颜色糟旧兼之大小参差,若照旧找补,见新修理颜色不能画一,现今大殿后殿围房俱已重新修建,殿宇辉煌,而龛案供器亦应一体油漆彩画见新,以肃观瞻。

  • 慈宁宫后大殿内仙楼龛一座,油灰地仗使漆扫金,龛下须弥座八座,光朱红油彩画金琢墨。
  • 东次稍间佛龛二座,油灰地仗使漆戳扫金须弥座二座并重檐佛龛二座,垫光漆戳扫二色金。
  • 西次稍间佛龛三座,须弥座三座,光朱红油彩画金琢墨。
  • 东围房佛龛一座,西围房佛龛一座,油灰地仗光紫漆。

殿座围房内里供桌供柜供案,经箱共一百二十四张,内二十六张,地仗损坏,使油灰地仗内四张光朱红漆二十二张,光朱红油九十三张,地仗不动内十八张,光朱红漆七十五张,光朱红油添换供柜五张,粘修钟鼓伞架十一座,龙头闲余二十四个,磬架十座,幡杆十六根,俱地仗不动。磨洗光朱红油彩画五彩香几十三座,内七座磨洗光朱红漆,六座磨洗光朱红油,灵芝十八瓶,内十瓶使漆戳扫金,八瓶光彩漆,把莲六十瓶,使漆戳扫金,珊瑚树二颗,木鱼二个,磨洗光朱红漆,添换幡箱二座,光柿黄油,添做素幡头四十个。光朱红油画五彩,楠木宝三座,龙幡头四十个,擦抹见新,并移请佛像,抬运龛案等项工程,除桐油应在于宫殿油画工程处,余剩桐油行取应用,其银朱一项,请向广储司取用外,所需木槌绳斤钉铁杂料以及油画漆金并各作匠夫工价、运价共估需银五千四百七十八两二钱九厘,再查现在慈宁宫殿座房间工程所有各座油饰彩画需用桐油银朱二项,从前经奴才等估需银二千五百六两八钱五分,办买应用。嗣据宫殿油画工程处奏明有余剩桐油当经行文该工取用,至银朱一项,亦应于广储司支领,庶颜色始得一色,鲜明,所有办买桐油银朱银二千五百六两八钱五分,请即于此次估需银内照数扣除外净应领银二千九百七十一两三钱五分九厘,请向广储司支领,以便趁时赶做,俟工竣之日,详查核销。谨将估需工料银两分晰数目另缮清单一并呈御览,乾隆三十四年八月三十日,奉旨:知道了。钦此。

  • 慈宁宫后大殿明三间内里仙楼佛龛一座,通面阔二丈一尺,两边平台二座,各面阔七尺四寸,转角楼梯二座,值银一千二百三十七两一钱五分。
  • 上檐须弥座一份,通面阔二丈八寸,值银四十五两四钱八分二厘。
  • 下檐须弥座一份,通面阔一丈九尺七寸,值银五十四两五钱九分。
  • 韦驮天王须弥座二份,各面阔三尺一寸五分,值银九两二钱三分八厘。
  • 罗汉须弥座二份,各面阔三丈七寸,值银一百二十一两八钱九分一厘。
  • 油供桌长六尺一寸五分至三尺三寸五分,十八张,值银四两一钱七分九厘。
  • 油供柜长四尺七寸至三尺,三座,值银二两八钱三分七厘。
  • 漆供桌长四尺七寸至三尺六寸,四张,值银四十六两一钱八分二厘。
  • 漆供案长九尺至三尺七寸,五张,值银九十一两一钱九分七厘。
  • 擦擦佛踏跺二座,各长八尺二寸五分,值银五十三两一钱九分九厘。
  • 幡箱二座,各长七尺五寸,值银十两五钱一分八厘。
  • 幡灯杆长一丈九尺四寸至一丈五尺,五根,值银九两四分三厘。
  • 龙头挑杆,六根,各长七尺五寸值银七钱一厘。
  • 龙头闲余二十四个,值银四两八钱。
  • 香几二个,值银一两三钱九分五厘。
  • 钟鼓罄座五个,值银七两七钱四厘。
  • 画廊板墙二槽,值银三十二两二钱七分三厘。

以上明三间共值银一千七百三十二两三钱七分九厘。

  • 东次间佛龛一座,面阔七尺九寸,佛台一座,面阔一丈九寸,值银八百七十六两六钱八分四厘。
  • 东稍间佛龛一座,面阔七尺九寸,佛台一座,面阔一丈九寸,值银八百七十六两六钱八分四厘。
  • 中缝佛龛一座,面阔三尺五分,值银九十九两四钱五分。
  • 漆桌一张,长二尺九寸五分,值银二钱八分九厘。
  • 油供桌长七尺五寸至三尺七寸,五张,值银七钱三分一厘。
  • 漆供案长八尺二寸至四尺二寸,三张,值银一百三两六钱五分五厘。
  • 经柜经格长七尺九寸至三尺七寸,六座,值银八两四钱四分四厘。
  • 幡杆二根,各长一丈五尺,值银八分三厘。
  • 鼓伞架三座,值银四两九钱九分四厘。
  • 幔达座一份,瓶座二座,罄座一个,值银八钱八分六厘。

以上东稍间共值银一千九百七十一两九钱。

  • 西次稍间佛龛二座,面阔一丈五尺,值钱三百六十一两六钱八厘。
  • 东山佛龛一座,各面阔二尺二寸,值银三两八钱四分八厘。
  • 须弥座长二丈七尺至二尺六寸五分,三座,值银五十七两一钱七分八厘。
  • 油供桌长三尺九寸至一尺九寸,九张,值银三钱六分二厘。
  • 漆供桌一张,长三尺九寸五分,值银三十两五钱七分三厘。
  • 油供案长八尺六寸至三尺九寸三张,值银十一两四钱三分四厘。
  • 鼓伞架二座,值银九两四钱四分。

以上西次稍间,共值银四百七十五两四钱四分三厘。

  • 东围房佛龛一座,面阔一丈一尺,值银一百三十一两七钱一分二厘。
  • 漆供桌长五尺九寸至四尺四寸,七张,值银十八两六钱二分七厘。
  • 油供桌二张,各长六尺四寸,值银二两七钱一分五厘。
  • 漆供案长八尺八寸至四尺一寸五分,五张,值银十四两六分三厘。
  • 漆供柜经箱长一丈至三尺九寸十一座,值银三百五十两一钱一分九厘。
  • 海灯几一张,值银三钱六分九厘。
  • 香几五个,值银十四两五钱六分三厘。
  • 幡杆三根,各长一丈四尺,值银一两五钱。
  • 鼓伞架二座,罄座二个,值银一两五钱二分七厘。
  • 幔达座一份,值银三钱一分八厘。
  • 东围房共值银五百三十五两五钱一分三厘。
  • 西围房佛龛一座,面阔一丈一尺,值银一百二十两四钱九分四厘。
  • 明间佛龛一座,面阔八尺二寸,值银十两八钱九分三厘。
  • 漆供桌一张,长三尺一寸,值银六两五钱一分四厘。
  • 油供桌长九尺至二尺三寸,十六张,值钱九两四钱八分五厘。
  • 油供案长八尺六寸至五尺五寸五分,十张,值银二十三两八钱四分二厘。
  • 香几四个,值银十六两九钱三分。
  • 西围房供值银一百八十九两八钱二分五厘。
  • 嘛哈喇包漆供桌长五尺七寸至四尺五寸,五张,值银十九两二钱。
  • 油供柜四座,各长二尺三寸五分,值银十四两。
  • 油供案长八尺四寸至五尺,三张,值银二十三两九钱九分。
  • 嘛哈喇包供值银五十六两一钱九分。
  • 新添幡头四十个,值银二十三两六钱九厘。
  • 灵芝十八瓶,值银三十一两一钱五分八厘。

附档案三:

乾隆三十四年十月初一日己酉,《三和等奏报改建慈宁宫重檐大殿等项工程竣工事》‹15›:

三和英廉四格折三:奴才三和英廉四格谨奏为请旨事,恭查慈宁宫改建重檐大殿,挪盖后殿,拆盖宫门,并转角围房等项,以及龛案陈设俱已修理完竣。今秋令钦天监谨择得本年十月初三日辛亥,宜用午时,移请供奉佛像吉等语,理合奏闻。恭候命下。奴才至期同乾清宫总管太监等将佛像龛案陈设等项仍照旧式敬谨安设供奉。所有香烛供献于十月十五日起交各处照例办理。至是日应否,令该处太监和尚办理道场之处,恭候训示,遵行,为此谨奏请旨,乾隆三十四年十月初一日,朱批:知道了。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参考:

‹1› 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乾隆元年六月十六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 《 海望奏为续请修理慈宁宫中一路并花园内原有殿宇房屋需用银两赤金数目事折》,乾隆元年八月初十日,《内务府奏销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 《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三二,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癸酉。
‹4› 《 内务府呈慈宁宫后殿佛堂珠石堂印奏片》,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初四日丁巳,《奏案05-0167-05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5› 《 三和等恭呈改建慈宁宫重檐大殿龛案供器油饰估需工料银两清单》,乾隆三十四年八月三十日己卯,《史料旬刊》,第16期,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
‹6› 《 三和等奏报改建慈宁宫重檐大殿等项工程竣工事》,乾隆三十四年十月初一日己酉,《史料旬刊》,第16期,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
‹7› 前揭《 康熙起居注》第一册,页399-400。
‹8› ( 清) 周家楣、缪荃孙等编纂:《(光绪)顺天府志》卷五一。
‹9›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五〇,《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1986年。
‹10› 《明史》卷三三一《西域列传三·大慈法王列传》,中华书局,1984年。
‹11› ( 清)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五二,《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纪事本末类》,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1986年。
‹12› 《 明史》卷一一四,《列传第二·孝定李太后列传》,中华书局,1984年。
‹13› 《 内务府呈慈宁宫后殿佛堂珠石堂印奏片》,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初四日丁巳,《奏案05-0167-05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4› 《 三和等恭呈改建慈宁宫重檐大殿龛案供器油饰估需工料银两清单》, 乾隆三十四年八月三十日己卯,《史料旬刊》,第16期,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
‹15› 《 三和等奏报改建慈宁宫重檐大殿等项工程竣工事》,乾隆三十四年十月初一日己酉,《史料旬刊》第16期,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