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徉历史的长廊:北京五塔真觉寺及石刻艺术博物馆–室内展览 (4-1)

主题:石刻发展史 (室内展览系列-1)

大石出山
大石出山
古采石场模型
古采石场模型
古采石场模型
古采石场VR模型
朴拙实用早期的石刻
朴拙实用早期的石刻

 

朴拙实用早期的石刻
Plain and Practical Daily Stone Carving in the Early Time
北京地区是早期原始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周口店遗址以“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闻名于世。从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起, 人们就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距今约4000年),磨制石器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不仅用石头猎取野兽、生产粮食、制作食物、 建造房屋,又以石头击打节拍、绘画纪事、装饰生活,人类的生产活动、艺术活动,祭祀活动已经离不开石头。

生产、生活工具
生产、生活工具
生产、生活工具
生产、生活工具
生产、生活工具
生产、生活工具
生产、生活工具
生产、生活工具
3D VR视频
3D VR视频
3D VR视频
3D VR视频
生产、生活工具 
生产、生活工具

生产、生活工具朴拙实用 早期的石刻
大多数为石质,如生产、生活工具 石斧、石凿、石锛、石磨盘、 石磨棒、钻石和石球等。石斧是原始农业的重要工具,用于砍伐树木、 刀耕火种等。石磨盘和石磨棒是用来加工粮食或制作陶器时研磨泥料用。

石破天惊 - 从石头到石刻
石破天惊 – 从石头到石刻

石破天惊 – 从石头到石刻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这些大自然的岩石,坚固易得、加工便利,早在原始人类的生活中即已得到应用,那些就是早期石刻。正是由于人的作用,朴素的石头变成了石刻,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呈现出平面 石刻、立体石雕、技术石刻、艺术石刻等不同的形式。承载着人类艺术活 动的石头,或独立造型、或多件组合, 构成了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浩瀚的艺术领域大放异彩。

装饰艺术品
Ornamental Artifacts
目前北京已发现的石质装饰艺术品有耳铛形器、小石鱼、羊、 小石龟和石猴形饰件等。这些艺术品造型准确、神态生动、手法古朴, 既有大胆的概括,又有细微的雕琢。美术史学家指出:上宅出土的石猴,是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最逼真的石雕之一,可以说把我国的雕塑史提前了1000年。

 

红山玉雕
红山玉雕 小石龟

 

红山玉雕
红山玉雕 人物石猴
红山玉雕 人物石猴
红山玉雕 人物石猴
红山玉雕
红山玉雕 龙耳铛形器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藏品号:0844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藏品号:0844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东汉元兴元年(105)
幽州书佐秦君墓阙石刻共计17件,其中包括神道双柱、雕螭双础、阙顶、柱形构件等。柱额隶书题“汉故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残柱上端镌刻《乌还哺母》文,并有浮雕螭虎,平雕青龙、朱雀、门吏等,它的出现是汉代厚葬风俗的一个明证。阳刻柱额为后世篆刻的楷模。柱额柱铭《乌还哺母》开启了北京地区碑刻之先河。1964年石景山区老山出土。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残柱上端镌刻《乌还哺母》文:铭文借乌鸦是孝鸟、长成之后能反哺其父母为喻,劝万物之灵的人类,亟应遵守伦理道德观。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
日臻完善 形神兼具的石雕艺术
日臻完善–形神兼具的石雕艺术

日臻完善–形神兼具的石雕艺术
汉代,北京地区虽属封建王朝的边员,但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仍然会波及到这里。此期,社会相对稳定,生活富庶,尊儒重孝,推行厚葬、帝王权贵的墓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石雕作品,如画像石、石棺椁、神道阙、石碑等。 丰台区永定河床出土的东汉石人, 石景山老山出土的汉故幽州书佐泰君神道石刻、平谷区北张岱村出土的石墓门、丰台区出土的三台子汉画像石墓门等石刻文物的相继出现,展现了早期石雕艺术。

东汉石人

东汉时期的石雕,身高150厘米,胸宽50厘米,出土于丰台区永定河河床内。立姿、青石质,头戴网状幛,身着交领宽袖长袍,双手拱于胸前,捧持一盾形物。雕工朴拙,背部腰以下未经斧斫。

东汉石人
东汉石人
东汉石人
东汉石人
东汉石人
东汉石人

“薛仁贵征东”故事刻石

明(1638-1644) ,五幅屏式嵌墙刻石,通宽210、高49.5、厚均8 厘米。每屏为一个单元,上下分四栏,上三栏雕刻故事情节,底栏均雕不同方向的狮子造型,框下再雕以宝相花卉。背铭镌刻诗文两首, 提及“应梦贤臣”、“薛礼白袍”、“白袍救驾”、“九天玄女”、“淤泥河救主”、“唐太宗”、“白虎星”、“雪花骢”等等。此刻石是民间石刻的珍品。

明(1638-1644) 薛仁贵征东”故事刻石 。
明(1638-1644) 薛仁贵征东”故事刻石 。
明(1638-1644) 薛仁贵征东 故事刻石 。
明(1638-1644) “薛仁贵征东”故事刻石 。
"薛仁贵征东”故事刻石背铭镌刻诗文两首
“薛仁贵征东”故事刻石背铭镌刻诗文两首

唐 翼兽
NO:36 Stone Winged Beast 1335
唐(618-907)。高140、长79、宽70厘米。圆雕手法、三角形躯、 半兽半鸮,前爪似兽,后爪为鸮,鼓腹蹲踞,颔下胡须,披发于后,身生双翼,1982年出土于丰台区王佐乡刘太庄,专家推测为史思明墓神道石像生。该唐代石翼兽为迄今为止,北京地区年代最早、墓主等级最高的石雕。

唐代翼兽
唐代翼兽
唐代翼兽
唐代翼兽
唐代翼兽
唐代翼兽
万佛堂
万佛堂
造像艺术
造像艺术

诸佛空相 伴随佛教传入的造像艺术
Buddha Statues
Statue Art along with the Buddhist Introduction
南北朝是中国南北分裂与民族大融合时期,在那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佛教石雕造像艺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留下了不少精 美作品。北魏太和造像、潘景晖等造像碑、文海珍妻周双仁造像碑、赵俊兴等造像碑都是保留下来的佛教艺术佳作。

诸佛空相 伴随佛教传入的造像艺术
诸佛空相 伴随佛教传入的造像艺术

北魏太和造像(复制品)
Buddha Statue in the Taihe Reign, Northern Wei Dynasty (Replica) 藏品号:0944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
通高225厘米
又称“阎惠端造像”。背屏式、高浮雕,主尊释迦摩尼为“等身像”高165厘米。正面雕一佛二菩萨,背面雕化佛124尊,下部是题记及捐资人名.佛螺发跣足,施无畏触地印。两侧胁侍菩萨高仅50厘米,衬托主尊高大。原有着彩,今以剥蚀殆尽。造像原在海淀区车耳营,1998年失窃,半年后追回,已被损坏,修复后,先后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展陈。

北魏太和造像(复制品) Buddha Statue in the Taihe Reign, Northern Wei Dynasty (Replica)
北魏太和造像(复制品) Buddha Statue in the Taihe Reign, Northern Wei Dynasty (Replica)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造,又称“阎惠端造像”。
北魏太和造像  
北魏太和造像
北魏太和造像
北魏太和造像
北魏太和造像
北魏太和造像
北魏太和造像
北魏太和造像u

武周造像
Statue of Wuzhou Period
唐武周时期(690-705) 。高70、宽46、厚18.5厘米。正面剔地开龛,龛内起凸雕一佛二僧二菩萨,佛踞金刚座上,身披袈裟右袒, 施无畏与愿印。高肉髻,方颐广额,宽肩窄背。阿南迦叶、观音普贤、足凳莲台、侍立两侧。佛菩萨项带背光。下部雕二狮护法。左右侧及背面镌刻题记,文中多有则天造字,如“国”、“年”、“月”、“日”等。 征集自河北。

唐武周时期(690-705) 武周造像 Statue of Wuzhou Period
唐武周时期(690-705) 武周造像 Statue of Wuzhou Period
武周造像
武周造像
武周造像
武周造像
武周造像 Statue of Wuzhou Period 
唐武周时期(690-705) 武周造像
唐武周时期(690-705) 武周造像
唐武周时期(690-705) 武周造像

赵俊兴等造像碑(复制品)
Statue Stele Made by Zhao Junxing and others (Replica)
东魏天平三年(536)四月 残高 140、宽57、厚 22厘米,碑首、座俱失,今座后配。开龛剔地起凸雕一 佛二菩萨,佛施无谓和与愿印,龛左、右、上部线刻花饰, 顶部双龙缠绕,两侧及下部刻题记。碑阴上方镌佛像一躯,两侧和下方线刻供养人及题名。碑身两侧均线刻供养人画像和題名。该造像碑为传世品,1985年由首都博物馆调拨。该碑系赵俊兴等一百余人为祝皇帝万岁、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出现太平盛世而造。

这件造像碑呈圭形,正面开龛(音刊),浮雕一佛二菩萨像。主尊跏跌(音加夫)坐姿,左右手分别结施与印、施无畏印。面形长圆,脖颈细长,头部有莲瓣装饰的头光。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悬于左肘。衣纹呈阶梯式分布,颇具装饰性。二菩萨立于仰莲座上,头戴花冠,身着长裙,胸前饰交叉式璎络。体现了东魏佛像承前启后的鲜明特点。

朱清郎造像碑残座(复制品)

Remained Statue Base Made by Zhu Qinglang (Replica)
北齐天保二年(551)七月。高63、宽94、厚54厘米像主朱清郎,暑衔为邺县令。该座系传世藏品,来源不 详,1985 年由北京市文物工作队调拨至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张文通,暑衔为南阳太守,皆为今河南省地。0506

赵俊兴等造像碑 朱清郎造像碑残座(复制品)
赵俊兴等造像碑 朱清郎造像碑残座(复制品)
赵俊兴等造像碑 朱清郎造像碑残座(复制品)
赵俊兴等造像碑 朱清郎造像碑残座(复制品)

北齐文海珍妻造像碑

北齐时期的石雕,碑形,螭首,座佚,高133厘米,宽64厘米,厚14厘米。碑首中部刻一小佛龛,镌二佛并坐像,二佛像面目均漫漶不清,其中左侧佛像头部上方残缺,二手亦有残缺。碑身上方中部雕一佛龛,龛内镌一佛四菩萨共五尊造像。佛居中而坐,二手均有残缺。佛像两旁各镌二尊胁侍菩萨立像。龛下方中间刻一方座,座两侧各镌一立人像。座下方镌有二狮子相向而立。碑身左侧正书“大都邑主文士□”七字。背面刻造像题记四列,82行,首题“文海珍妻周双仁并劝邑义七十一人等造像记”。馆藏品。

北齐文海珍妻造像碑
北齐文海珍妻造像碑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Component of Octagonal Dharani Pillar
NO:49
辽(916–1125)。底径67、上径48、高 25、每面宽 28 厘米。经 幢构件八棱形,顶部起素面圖合,肩部浮雕宝相花,四面开光、内雕伎乐飞天,另四面素面无纹饰。馆藏品。1030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雕花八棱经幢构件
佛像
佛像

 

韦陀像
韦陀像
天王像
天王像
弥勒造像
弥勒造像

韦陀像 Skanda Statue
五代(907-960)。残高67、宽25、厚21 厘米。头束战巾,双手拄鞭,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胸前束裙, 披肩于背,袍袖下垂,衣纹做阴线刻。该石像意态安详,现眼观鼻、鼻观心之象。双腿下部残缺,红砂岩质地。 馆藏品。1071

韦陀像
韦陀像
韦陀像
韦陀像
韦陀像
韦陀像

 

天王像
Statue of Buddhist Deva King  1019
宋(960-1279)。宽74、残高120、厚42厘米。身着明光铠,高束发,双腿残断,左手屈肘,有所执持, 右手拄腰,五指分开。披肩、束腰、护心镜、蔽黻fù、战裙、护膝,齐备。该相面部骨骼突出,牛眼蒜鼻,方颐大口。鱼子石质地。馆藏品。

天王像
天王像
天王像
天王像

弥勒造像

Statue of Maitreya
五代(907-960)。高126、宽55、厚43厘米。佛披袈裟,腰间束带,双足垂地,坐于宝座之上。螺发圆领,面容安详,鼻直口方,双耳垂肩,双目微合,嘴角微挑。 左手手心朝下自然下垂,右手褪于袖中。宝座镂空雕,四角力士托举,壶门内浮雕伎乐天等。此为天官弥勒造像, 红砂岩质地。2000年3月征集于天安门管理处。0976

弥勒造像
弥勒造像

 

弥勒造像
弥勒造像

潘景晖等造像碑

Statue Stele Made by Pan Jinghui and Others  NO:34
北齐天统五年(569)四月,卞印建。螭首,补配方座,首身202、 宽 112、厚 30.5 厘米。碑身联额开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兽,佛跣足立方座上,大衣披肩,头顶花冠,胸前饰璎珞,施无谓与愿印。两翼雕 胁侍立于莲座上,座前雕蹲狮护法。主尊采用高浮雕手法。该碑为袁世凯旧藏,袁氏获于彰德(今河南安阳),运至中南海收藏。1985年由首都博物馆调拨石刻馆。0843

潘景晖等造像碑
潘景晖等造像碑
潘景晖等造像碑
潘景晖等造像碑
潘景晖等造像碑
潘景晖等造像碑
潘景晖等造像碑
潘景晖等造像碑

 

宝塔寺塔佛造像

Buddha Statue of Baota Temple
NO:30
明(1368-1644)。高66、宽124、最厚29厘米。三塔夹两佛并立于莲花座上,方塔重檐正面开双扇龛门,宝珠顶、莲花屋面。二佛结跏趺 jiā fū坐于各自的莲座上,大衣披肩,胸前束裙,螺发顶严,右侧佛做禅定与愿印,左侧佛双手结禅定印。此造像原在西城区宝塔寺中,宝塔寺塔为六角楼阁式,此石原应六件,贴砌塔身,上世纪50年代拆塔时保存下来。0047

宝塔寺塔佛造像
宝塔寺塔佛造像

 

元 通玄观住持李志真镌造真武像题记
Inscription of the Building of Emperor Zhenwu’s Statue.
元(1271–1368) 题记镌刻于真武石坐像背限处,宽 58、高15厘米。记文有“通玄观住持提点李志真”、“合工镌造”、“采石局副使”等人名言职,对于研究元代石刻造像有一定的价值。

元(1271–1368) 通玄观住持李志真镌造真武像题记
元(1271–1368) 通玄观住持李志真镌造真武像题记
元(1271–1368) 通玄观住持李志真镌造真武像题记 Inscription of the Building of Emperor Zhenwu's Statue
通玄观住持李志真镌造真武像题记

佛头 Head of Buddha
元(1271–1368)。残高57、宽35、厚35 厘米。高肉髻,顶严宝珠,丰额广颐,鼻直口方,柳叶眉,莲花眼,人中凹痕,鼻梁断残,双耳垂肩亦断残。馆藏品。1064

元 佛头
元 佛头
元 佛头
元 佛头
元 佛头
元 佛头
元代佛头
元代佛头
清显亲王富绶石享堂 清佛手公主墓 清圆明园石刻 清恭王府雕花券门 广济寺清戒坛 
清显亲王富绶石享堂 清佛手公主墓 清圆明园石刻 清恭王府雕花券门 广济寺清戒坛

 

明正统年(1436-1449) 定光佛舍利塔刻石 Stone Carvings of Dingguang Temple's Stupa。刻石五件,阴线刻。
明正统年(1436-1449) 定光佛舍利塔刻石 刻石五件,阴线刻。

明正统年(1436-1449) 定光佛舍利塔刻石 刻石五件,阴线刻。
Stone Carvings of Dingguang Temple’s Stupa。

  • 刻石一:高43、宽80、厚17厘米,右上左行书“明正统造”,次行右行书“大明正统造”,左侧题款“定光佛无量宝塔”,其上左行横题“南无过去定光如来舍利口”。描写了无量光佛结跏趺坐,手施禅定印。左右胁侍菩萨,双手合十,侧身相向。
  • 刻石二:高36、宽35、厚17厘米,观音左手净瓶,右手杨枝,右上款“观音菩萨”。
  • 刻石三:尺寸同刻石二,菩萨手持花卉,右上款“大势至菩萨”。
  • 刻石四:尺寸同刻石二,韦陀双手合十,横持双鞭,右上款“韦驮尊天”。
  • 刻石五:高54、宽35、厚13.5厘米,右上一尊者带头光,左下童子作拜揖状。

此五件刻石实为明代修塔石,线刻艺术精品。
1976年唐山地震时,该组刻石发现于通县次渠麦庄塔。

明 刻石一
明 刻石一
刻石二
刻石二
刻石三
刻石三
刻石三
刻石三
刻石四
刻石四
刻石五
刻石五
雕夜叉石板 雕朱雀凤凰石板
雕夜双叉石板 雕双朱雀凤凰石板

皇城气象
建筑石刻的结构作用与装饰作用
Imperial Capital
Architectural and Ornamental Functions of Stone Carvings

作为皇都的北京城,布满了宫殿建筑,城市设施建筑、胡同王府四合院与普通民居建筑,它们体量不一,等级森严,用料虽然精粗不同,但都有石雕构件融入其中,起到既结构又装饰的作 用。比如晉代墓葬中的浮雕石帐, 云居寺唐塔龛门浮雕,元代浮雕太子戏莲、凤戏牡丹石抱框,以及明清皇家建筑的丹陛石雕,吐水龙头、石栏板望柱,民居四合院门墩、拴马桩、墙腿石、石敢当等等,无不体现了这两大特点。

卢沟桥是中国古代建桥史上的一大奇迹。金大定二十八年 (1188)始建,明昌三年 (1192)三月竣工,经过800年的不断修缮。迄今石栏望柱上难刻着约 500 只形式各异的石狮,反映了金、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的雕刻特点。

皇城气象 建筑石刻的结构作用与装饰作用
皇城气象
建筑石刻的结构作用与装饰作用

雕朱雀石板
Stone Board Engraved with A Couple of Rose Finches
北朝 (386-581)。高64、通宽95、厚12厘米。石板 浮雕朱雀一对,相向立。朱雀舞动双翼,一爪抬起一爪着地,造型优美,动感强烈。征集品。1052

雕双朱雀凤凰石板
雕双朱雀凤凰石板

雕夜叉石板
Stone Board Engraved with Yaksha NO:40
高70、宽130、厚12厘米。浮雕夜叉石板,石板横式,居中磨薄成孔。起凸雕两夜叉。夜叉屈肢相向立,面露狰狞之色,张嘴抵舌, 鼓目拧眉,背饰飞羽。一夜叉手持兵器,一夜叉裸露身体。石板以火焰宝珠、宝相花卉为底纹突出了画面的主题,两夜叉又通过不同的姿势和装饰等细节,塑造了各自的特性。传世品,年代待定。0350

雕夜双叉石板
雕双夜叉石板

 

石刻一组
石刻一组
石刻一组
石刻一组

残翁仲头像
Head of Stone Statue
宋(960-1279) 残高38、寬23、厚36厘米。翁仲首, 身躯断缺, 顶冠,插簪, 面部丰腴, 下巴肥大, 眉清目秀, 鼻直口方, 耳大有轮,莲花眼, 双目微合, 耳后冠下, 以阴线勾勒发际, 白色花岗岩质地。征集品。

残翁仲头像
残翁仲头像
残翁仲头像
残翁仲头像
残翁仲头像
残翁仲头像

行龙牡丹栏板 Balustrade panel with a walking dragon and peonies in relief
元(1276-1368)。高50、寬120厘米。 此栏板中间断裂,浮雕行龙、牡丹、龙似有游走之态,故称“行龙”。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藏。

行龙牡丹栏板
元 行龙牡丹栏板

 

金陵行龙栏板
Balustrade Panel Engraved with Walking Dragons at the Jin Tomb
金(1115-1234)长137、高 52、厚17厘米。呈平行四边形,上、左、 右边框啡卷草纹,下边框难回纹, 框心内浮雕双龙、牡丹、二龙做同一方向的奔跑状,张牙舞爪,前龙回首,后龙前趋、动感极强。房山区大房山金太祖陵墓神道出土。

金陵行龙栏板
金陵行龙栏板

双狮柱础
Stone Plinth with Coupled Lions
清(1641-1911)  宽67, 长51, 通高33厘米。白石质地,双狮相向伏卧于覆盆式柱础两侧,口中各衔绶带,设计巧思、为原本单调的础柱增添了灵动的色彩、征集于原崇文区玉庭桥花鸟市场。

双狮柱础
双狮柱础
双狮柱础
双狮柱础

汉画像石
Portrait Stone of the Han Dynasty
东汉(25-220) 残高100、宽37、 厚27厘米。此石方柱形,上部断线。仅相邻两面有做工,其他两面素面。主画面雕伏義,女娲、人身蛇尾,表明阳之始,相邻一面刻绶带穿环纹,底干纹为斜向交叉斧刴痕,雕工朴拙。剔凿明显。2013年,北京东城区市民史和平捐赠。

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 绶带穿环纹
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 伏義,女娲、人身蛇尾
汉画像石 伏義,女娲、人身蛇尾
汉画像石 伏義,女娲、人身蛇尾

唐(618-907) 石犀牛
Stone Rhinoceros。
长54、宽23、高28 厘米,大理石质地,上世纪7、80年代出土于丰台区永定河床淤沙之中,后征集到石刻馆。该牛整石雕琢,脖颈粗壮,牛首低垂,巨吻触地,双耳前附,尾稍盘曲,四蹄肥硕,腿部镂空, 错步而趋。额顶上下双角,身饰锦铺甲胄,虽体小而颇显威猛,固若磐石而蠢蠢欲动。

石犀牛 Stone Rhinocero
唐(618-907) 石犀牛

 

唐(618-907) 石犀牛 Stone Rhinoceros
唐(618-907) 石犀牛 Stone Rhinoceros
唐(618-907) 石犀牛
唐(618-907) 石犀牛
金卢沟桥栏板望柱 金卢沟桥桥头狮 法源寺唐莲花柱础 金陵神路石阶栏板坐龙 
金卢沟桥栏板望柱
金卢沟桥桥头狮
法源寺唐莲花柱础
金陵神路石阶栏板坐龙
石佛村明代石牌坊局部 
石佛村明代石牌坊局部
明四大天王 明降龙罗汉  明伏虎罗汉  明护法狮子
明四大天王/明降龙罗汉 /明伏虎罗汉 /明护法狮子
佛雕像
佛雕像 / 辽舍利石函
佛雕像
佛雕像
元 观音像
元 观音像
万佛堂内嵌唐“万佛菩萨法会图”局部 Part of "Dharma Assembly with Thousands of Buddhas and Bo inlaid in Wanfo Hall of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万佛堂内嵌唐“万佛菩萨法会图”局部 (618-907)
五代弥勒造像 Maitreya Statue of the Period of the Five Dynasties
五代弥勒造像
Maitreya Statue of the Period of the Five Dynasties
五代弥勒造像 Maitreya Statue of the Period of the Five Dynasties
五代弥勒造像

 

万佛堂内嵌唐“万佛菩萨法会图”局部
万佛堂内嵌唐“万佛菩萨法会图”局部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